这几天在读《山居七年》,二冬可以简单地在山里活着,研究花开花谢,日升日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把各色蔬菜种一遍,可以养鸡养鸭,做很多在城市文明里完全无用的事情,得闲山里溜达,逗逗狗子,观察草木菌菇在自然滋养下如何随着四时变化,用辛勤劳作的汗水换来饱腹的果实,这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想生活啊。想起来就觉得真是美滋滋,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有这种抛弃城市里一切的勇气与能力像二冬一样?我想目前的我肯定是没有的。这样的生活需要的一颗坚定且淡然的心,是我们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无论外界如何内卷,我在山里,简单生活,养鸡赶鹅铲屎嗝屁,不亦乐乎。
靠山养活自己,用淡然的心态养活自己,就是二冬的山居七年。这种生活让人好生羡慕。可是社会上如果人人都如此,失去欲望,社会的发展就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了近期的流行词汇--内卷。今天在朋友圈看见深圳中学的教师招聘清一色清北毕业生,除一名硕士外其余全是博士,其背后的竞争一定很激烈。听起来还蛮让人焦虑的,要成为一线城市的教师居然需要经过如此激烈的层层选拔,且竞争者们都是一等一的精英们。作为精英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理想的工作岗位,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那种因为担心就业难门槛高学历贬值等带来的焦虑感却日复一日地冲击着我们,就好像不停地在念”焦虑咒语“,好像在说着不管你多淡定可总有一天会中了焦虑咒语的毒。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在精英层出与佛系生活这两个看似极端的选择中,如果没有对错之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我想大概是不论选择哪种生活,都要努力去做出选择,并在做出选择后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自己的待办清单,然后再考虑是否被内卷了。这就是所谓”内卷“我们的人们所做的事情。换而言之,在努力面前,内卷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好手里需要做的事情,用早先那句话说就是”你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努力“。其实以上这段文字我说的是我,虽然不够努力,但对于努力二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想要功名利禄,也许就需要不断汲汲营营;想要安静清闲,也许囊中空空如也;想要学有所成,也许要挑灯夜读。不管社会对我们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我们都要正视自己的欲望,想清楚为什么羡慕二冬的生活,而当下的日子里,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既然不能都得到,就把刚需欲望设定在最需要或最想要的上。
我想,一个好的社会,是既能够容纳想静止的人静止,又能够容纳想前进的人前进,我们既有二冬自由山居,又有其他人城市谋生。人之幸福,就是求仁得仁,求财得财,得到的刚好就是自己想要的。
当然必须提及的是,社会焦虑与内卷呼声的兴起此起彼伏,想必是社会机体哪里出了问题。只是谈及社会问题,却是需要大本领与长时间才能慢慢改变的。作为一介草民,最快迅速简单的办法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社会。这听起来未必合理,可确实最简单快速的方式。
后记:
第一天的半小时任务完成,(๑•̀ㅂ•́)و✧明天请继续努力哦。
文章后半段观点表达其实不够流畅,逻辑也不够,可是我已经开始写了,慢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