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经常会陷入到焦虑当中,在节奏特别快的时候,我们的焦虑来自于做事情的意义感。大概的想法是“我这么累是因为什么呢?只是因为能赚更多的钱吗?那赚钱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在节奏慢下来的时候,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我需要做点什么呢?这样闲着,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无论是哪一种焦虑,我觉得存在焦虑的原因大抵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缺少目标感,也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第二种,可能有目标,但是目标不够清晰,没有办法落实到行动上,所以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第三种,没有信仰,内心的信仰是照亮前行路线的灯塔,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可以用来暖心。
第四种,自我认知不清晰,不甘心在一个已经设定好的目标内潜心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行动力。
第五种,不能训练自己的大格局,没办法做好清晰的自我定位,就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形成焦虑。
第六种,因为金钱的束缚所焦虑。
我们分别看看每一条的内容。
一、缺乏目标感,也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会发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明白我做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从小家长和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但是好好学习只是一个标准动作,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并没有人告诉我们,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觉得好好学习就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全部路径。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因为想要上大学所以上大学,结果到了就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着实“无用”,似乎社会上需要的所有技能都是没有接触过的,需要从零开始。所以,更相信素质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是各种基础素质,比如:领导力、逻辑思维、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但是目标清晰,能更早更快的帮助我们认清哪些能力是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比不可少的,从而重点培养,这样,你就比别人先行了一大步。
二、可能有目标,但是目标不够清晰,没有办法落实到行动上,所以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一个大的目标是没有办法直接完成的。所以想要完成一个终极目标,就必须学会拆解目标,比如我的人生终极目标就是“80岁还能够站在讲台上幸福的讲课”,他可以进一步的拆解成“活到80岁”、“活的很幸福”、“还能讲课”。那这三个目标有分别对应着三个内容。健康、幸福指数和专业知识。在根据这三个目标继续细分,就变成了每日的锻炼计划、认真维系亲密关系和提升专业知识这三个具体可落地的内容了。细分目标的时候,重点就是让我们的终极理想可以落地,变成每一个具体的动作,这样才能变成实际的抓手,提升掌控感。
三、没有信仰,内心的信仰是照亮前行路线的灯塔,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可以用来暖心。人是需要信仰的,不管这个信仰是什么,无论是“金钱”、“道德”、“宗教”,漫漫人生路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是需要信仰来支撑的,只有这样的信仰才能给我们很扎实的原动力,比如你看到一个喜欢钱的人,他可以布置疲惫的去拼命挣钱,比如你看到某宗教的信徒,甚至可以为了信仰奉上自己宝贵的生命。追溯生命的本源,我们必须有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支撑灵魂。
四、自我认知不清晰,不甘心在一个已经设定好的目标内潜心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行动力。所有人对于他人的认知都是“低估”的,然后每个人都恰恰的高估自己,这是人类的本能。由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我们往往就失去了踏实学习的能力,总是自视甚高的认为这些东西还需要我一点一点的“啃”吗?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办法形成自己的完整知识架构,自然就不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所以不仅要学,还要扎实的学,持之以恒的学,才能期待某一天的厚积薄发。
五、不能训练自己的大格局,没办法做好清晰的自我定位,就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形成焦虑。我认为,人们去学习历史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听几个英雄的故事,也不是为了感叹别人的悲惨人生,而是要在岁月的长河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通过这样的定位,更好的摆正自己的角色,有了这样的认知,就更能看清楚自己的方向了。
六、因为金钱的束缚所焦虑。这可能是80%以上人的真是写照。因为钱所以劳动,劳动可以换取更多的金钱。人如果在满负荷的情况下,是没有时间进行思考的,如果一直停留在物质饥渴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谈及理想的。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现金流,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我皆凡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以上内容也不能概括所有人的所有焦虑,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如果我们任由情绪去肆意的控制自己,那将会一直沉沦下去,跌入谷底、无法翻身。所有,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先去践行,做了才知道对错和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缓解焦虑。
人生如戏,愿你通透、愉悦的演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