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久经“基”场震荡的每一位友友来说,或多或都吃了基金买卖“套路”的亏。
1、权衡了半天,最后还是咬牙卖出止损,结果一卖出没2天就又猛涨起来了,以至于后悔得想死的心都有了。
2、死扛着净值亏损,不愿卖出,结果损失却越来越严重。
3、好不容易刚刚回本了或者赚了点小钱就卖出了,错过了接下来更大的收获。
4、老想着赚更多,结果做了过山车。盈利甚至变成了亏损。
这些“辛酸苦楚”,基金友友们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一些,正应了那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那么,在基金投资中我们怎样才能卖得更好呢?
1、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防止因情绪崩溃导致错误的决定。
纵观A股历史,市场总是波动的。
很多小伙伴看到自己的净值波动较大时,或者短时间内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收益,就耐不住了“寂寞”,从而一不小心就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根据去年《理财智库一季度》报告显示,追涨杀跌的用户较净值涨幅少赚40%。由此可见,这一行为对基金收益产生的负面效果有多大了。
以去年春节市场剧烈波动行情为例,市场刚开始下跌时,我们依然能保持理性态度,选择继续投资。然而随着市场下跌时间的逐渐延长和下跌幅度的逐渐变大,大家就有些坐不住了。
有些友友不禁想,这市场难道就真的向下了吗?现在亏了就亏了吧,赶紧走,可不能继续亏了。正是因为这种感性的恐惧情绪占据了主动,很多友友遇到风险时,就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产生一定的亏损后,会下意识的选择离场;更可怕的是,这种情绪会随着市场的波动程度和自身盈亏的状况不断加深,最终全面崩溃,以至于友友们做出了一些不当的决策,比如,选择在市场相对低点时卖出。
2.情绪崩溃是什么造成的?怎么解决?
本人认为情绪崩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损失厌恶心理;二是“过度自信”心理。
一、损失厌恶心理
损失厌恶心理多用来表现人们对于即时损失信号的具体情绪反应,简单而言,就是损失带来的痛苦决定性地压倒盈利带来的喜悦,对损失的厌恶明显要比对获利的欢喜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更巨大。
给大家打个比方,咱们在等公交车时,少等几分钟的“快乐”,远远比不上多等几分钟的“烦躁”,所以我们老是会在公交车上听到“怎么来这么慢”的抱怨声。投资也一样,昨天赚了一万元的喜悦,远远比不上今天亏了一万块钱的痛苦,这种心理往往让我们迟迟做不了决策,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或者错误。
那么如何解决呢?
个人认为,想要克服“损失厌恶”心理,首先要基于自身的投资理念,理性分析风险收益性价比,其次在做决策时,一定不能让账面的盈亏影响心态,不妨假设一下自己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投资标的,实事求是地去做决策。
二、过度自信心理
过度自信心理,简单的来说,高估自己的判断力,过分自信。
更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我们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实际上成功概率却只有70%。而造成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主要有两种:一是知识错觉,信息时代,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变多,这样就容易形成过度自信,尤其是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和信息是大多数人所没有掌握,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做的决策或者分析是正确的。投资也一样,受此心理影响下,我们通常会对资产的价值做过于主观的判断。
比如,对于某些行业过于乐观的看好,对于自己选择基金经理给予过高的期望等等。
二是掌控偏差,当我们做出自主决策时,对自身的选择和分析结果自信的程度越高时,我们就容易出现为了保持行为和心理的一致性,人们心理上会认为自己更正确一些,导致了过度自信现象的出现。
投资中也不乏此类现象发生,比如,会选择性的忽视一些因素做出继续持有的决策。
那么如何解决呢?
其实,投资就是一件实事求是的事情。我们应该关注更多的定量数据,比如看看基金公司研报、基金定期报告,研究下基金业绩的归因,行业动态报告等等。不要陷入“自身的空想”,应该在更客观的分析结果上做出理智的决策。
总结
纵观A股历史,市场波动从来都处于常态。
虽然友友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观念都不同,且大家要寻找的最佳卖点也各不相同,但友友们不妨试试忘记账面的盈亏,理性的去考量,多去寻找一些定量数据,实事求是地去做理智的投资决策。
或许这样的投资才会真正的让你从此变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