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手》

1

1976年,东北老工业区,林河镇。

冬天比刀子还冷,风一刮,能把人脸割出裂口。

我叫周小满,生在炼钢厂家属院,长在焦炉旁。

我爸是炉前工,我妈是纺织厂女工。

我有双“煤灰手”——指甲缝常年嵌着黑,洗不净。

不是我不爱干净。

是我每天放学后,要穿过厂区,去焦炉后的小土屋,捡别人不要的煤渣。

一块煤渣能烧半晚,能让我家炕热一点,能让我妈咳喘时少受点罪。

可同学都说:“周小满的手脏死了,碰过她东西会倒霉。”

同桌王红梅把尺子抽走:“别挨我,你手黑,会把我的本子染脏。”

我缩回手,没说话。

王红梅是我爸战友的女儿,两家住对门。

她爸常说:“小满这孩子,老实,肯吃苦。”

可王红梅偏要戳破这层“老实”:“你装什么勤快?捡煤渣是为了偷卖钱吧?”

我没辩解。

直到那天,她把一张纸条塞进我书包——

“煤灰手·偷煤贼,全班公认的‘脏丫头’”

我攥着纸条,指甲缝里的黑灰蹭在纸上,像几道爪痕。

我没撕,也没扔。

我把它夹进语文书里,像存证。

2

每周一次的值日轮班,就因为我手黑、穿旧棉袄、总低着头,我在班里成了“异类”。

那天放学,王红梅堵在厂区门口,手里拎着一袋洗衣粉。

“周小满,”她笑,“你手这么黑,洗得掉吗?”

我绕开她。

她追上来:“我爸说,焦炉的煤灰有毒,你天天捡,不怕得病?”

“虽然你是为了家,但我看你可怜,给你点洗衣粉。”

我把洗衣粉扔进雪堆。

“不需要。”

她脸色一沉:“你别不识好歹!”

我走进焦炉后的小屋,从墙角掏出一个铁盒——里面是五块完整的煤块,是我今天捡的。

王红梅跟进来,眼神复杂:“你非得靠捡破烂活着?”

“你爸是工人,你妈是工人,你们家怎么就这么穷?”

我抬头,直视她:“王红梅,你是不是觉得,只有你施舍的东西才算干净?”

她愣住。

我补了一句:“你给的洗衣粉,再白,也洗不掉你的傲慢。”

她摔门而去。

3

我不理解。

自从我考上重点中学,王红梅尤其惊讶。

那天她扯我书包带,语气讥讽:“你还真能考上来?”

我动作顿住。

我数学全校第三,当然能上。

但我并不想和她在一个班。

她眼底有种我看不懂的情绪,语重心长:“既然你考上了,以后就别穿得这么土了。”

我懵了。

她神色高冷:“不是谁都像我这么‘容忍’你。”

我拽回书包带,皱眉:“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她冷笑:“那你到时候别哭。”

我诧异盯她。

从小到大,她总试图让我“正常”一点。

小学我用铁皮铅笔盒,她偷偷倒进煤灰:“周小满,你的盒子脏了,还用吗?”

我咬唇,气得和她打了一架。

事后她得意:“你看,你也不是非得干净不可。”

有人笑我:“这就是装的,穷酸。”

王红梅点头:“周小满就是那种表面老实、心里计较的女孩。”

我跑出教室,躲在锅炉房哭到嗓子哑。

那之后,我穿回我妈补过的旧棉袄,不敢再用新文具。

王红梅又笑:“你手还是黑的,像小偷。”

我手心冰凉,从此不敢在课堂发言,不敢和同学对视。

我爸发现异样,某天晚上坐在我床边,轻声问:“小满,你最近怎么不爱说话了?也不穿那件新棉袄了?”

我眨眨眼,眼泪啪嗒啪嗒掉在他手背上。

“爸,捡煤渣是错的吗?”

“为什么我的手洗不干净?像永远脏着一样。”

我爸叹气:“你妈咳得厉害,药贵,家里紧。你捡煤渣,是懂事。”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双新棉手套:“明天起,戴手套去捡。”

“手脏不脏,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不能冷。”

我心里的阴霾,像雪一样化了。

捡煤渣,不是耻辱。

王红梅再挑衅我时,发现我已经刀枪不入。

她偷走我的手套,我目不斜视,当他空气。

她郁闷嘟囔:“你怎么不哭了?”

我哼了一声,照例穿着旧棉袄,在厂区里行走。

本以为长大后,不会再被议论。

没想到在重点中学,连“穷”都成了原罪。

4

分班后,班上多是干部子弟,穿新棉裤,戴毛线帽。

我带着铁皮饭盒、旧棉袄走进教室时,立刻引来目光。

有人窃笑:“她是不是走错班了?以为这是技校?”

轮到我自我介绍,声音一出,后排爆发出一阵哄笑。

“天啊,她手黑得像炭!”

“她怎么不去当清洁工?在这儿装什么刻苦?”

班主任打圆场:“小满同学家在厂区,生活朴素。”

我淡淡说:“我本来就是工人子女。”

全场静了一瞬。

我坐下,视线扫过角落的王红梅。

她嘴角挂着笑,眼神得意,仿佛在说:

【看吧,在这个班,你就是个笑话。】

【除了我,没人会‘可怜’你。】

果然,我被选为劳动委员后,成了全班的笑点。

从座位走到讲台,是一段漫长的刑场。

只要我开口,就会听见“脏丫头”“偷煤贼”“穷酸”之类的低语。

甚至有人传,我故意捡煤渣,是为了博同情。

王红梅从不澄清。

她每天给我带一块香皂,扬言:“我这是帮你证明,你不是没人要。”

她享受看我窘迫的样子,仿佛自己是救世主。

可无论我怎么拒绝,她都觉得我是在“装清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幕:白杨葬礼 我站在推土机前,看着印着“2006届毕业留念“的混凝土块被碾碎。那行字是我用改锥刻的,刻的时候手抖...
    夜郁璃阅读 949评论 0 5
  • 崇祯十七年,冬。 蜀中,嘉定州城外二十里,陈家村。 寒气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裹着村子。天是铅灰色的,低低压着,...
    说如此阅读 384评论 0 0
  • 母亲属马,1966年出生,她属于典型的牛马命。我记忆中的母亲会变色,我长得越大她便会变得越黑。邻居们总爱拿她开玩笑...
    肥蜚阅读 1,560评论 0 11
  • 前面发了《南路巷的记忆》一文后,巷里的闺蜜们看了后嫌写的短了,我也觉得没写到位。那段年月正是我们大好年华的时候,有...
    大树叶子阅读 2,435评论 2 16
  • 1990年霜降那天,小满蹲在晒谷场修拖拉机。栓柱嚼着甘蔗挡住去路,糖渣簌簌落在刚擦亮的排气管上:"听说你妹在县城中...
    斯尔托泰阅读 89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