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关我对于“自我的诞生”的理解,第25篇。
国内知名精神分析师曾奇峰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
人的成长过程需要不断破壳才能从一个小空间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如果在某个地方特别强调忠诚,那么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停在这儿。那什么因素会让一个人停下来呢?曾奇峰老师的解释是“施虐”,这个词可能有点难理解,换个温和点的词,叫“匮乏”。
如果这份爱不够,有了匮乏,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孩子过早地个体化,也就是早熟;要么个体化没法完成,不能完成与母亲的分离,也就是陷入了母亲包围圈之中。
“所谓分离与忠诚的矛盾,其实全在于孩子的选择上,当孩子的意志和妈妈的意志发生冲突时,如果孩子选择尊重自己的意志,那就是完成了“心理弑母”;如果孩子选择遵从母亲等抚养者的意志,那就是被忠诚所困,失去了他自己。”
“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父母越是爱孩子,孩子走向分离的时候就越容易,但当这份爱很匮乏时,孩子的离开就变得难了很多。”
“当我们想给另一个人爱的时候,需要问问自己,我对他做的,是增强了他的自我,还是破坏了他的自我?是让他变得强大自信,还是让他变得虚弱自卑?”
这里,让我想起了纪伯伦的一首诗《孩子》,我认为很好地契合了一位成熟的母亲和孩子的“爱与分离”——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弓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