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乡村日夜静寂,萧条,抬头可望村东到村西、村南到村北;胡同里出来个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唉,咳,哼哈,拖沓……”声音苍老,准是个老爷爷或老奶奶背着手出来解闷。
现在一个村子里仅有十户八户带着孩子在家过日子的年轻人。儿童的欢声笑语,承欢膝下己成村里过往,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村里有个嫂子,家有一女一儿,女儿己婚已育,在济南安家。儿子也刚专科毕业,现在济南打工。哥嫂两人属于能吃苦耐劳的人,哥在江西打工,嫂子在县城打工。家有宅基地一处,院子房子都很好,现在县城买一130平的房,平时物业费,水电费,燃气暖气费一年大几千,平时也就嫂子一人住家,哥哥和儿子过年才回来。自从县城交了房,老房闲置,只种点葱姜菜,嫂子住县城,下班后回老家收菜。
灵魂拷问:为什么买房?很简单直接:儿子大了,该成家了。先买上房,儿媳妇好找。没有房,谁看得上啊。
现在三五里路一个村小,三五个村上的小学生不足百人,是城镇化的结果;城镇化也造成空巢老人留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