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 1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思考”寻找答案,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要我来说,还是“做”点什么更管用。行动会直接带来新的经验。

不是因为懒。很多人并不真的“懒”,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但他们害怕“新奇”。这跟神经系统的加工偏好有关。我们把那些熟悉的刺激看成安全的(哪怕实际上在伤害自己),一遍遍甘之如饴,而新的经验无论好坏,都让人如临大敌。讽刺的是,被往日习惯困扰的人,反而更排斥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不确定和风险。

“你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但不同意对方,不代表与他为敌。这是我的第二点经验:保持对人的尊重。问题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消沉的人也许是在用谨慎的策略回避失败;焦虑的人也许是背负了太多的期待不知拒绝;即便什么都不做的人,也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争取他的权益。我不同意他看问题的角度,我有不同的视角,但我能否把他当成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是能看到他行动的合理性,还是认定“他犯了错,我要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后面这种心态无论怎么美化,都会让我的建议带着一丝不自觉的傲慢,结果可想而知。谁会愿意听一个看轻自己的人说话呢?反过来,一个人越是被理解,越是感到安全,就越是愿意打开自己,面对新的经验。

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只要一点微不可察的变化,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新尝试,就很好。

但是关于自我,最基本的一条定理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不一样。适用于别人的,未必适用于你。只有接受了这一点,我们才愿意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爱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永远尊重理解接纳对方 不同意对方,不代表与他为敌,保持对人的尊重。问题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我有不同的视角,但我...
    阿银老师阅读 425评论 0 6
  •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不一样,适用于别人的,未必适用于你。 1 越在意自己“没做”,越“做不了”,就把事情分...
    家妤阅读 231评论 0 1
  •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为什么呢?因为提了也没用。每个咨询师都了解一个...
    难得清明阅读 1,803评论 2 2
  • 李松蔚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为什么呢?因为提了也没用。每个咨询师都了...
    幸运星小燕子阅读 483评论 0 2
  • 对,又开新书了。有了输入,输出就会相对轻松一些,不可否认,读书可能是保持日更的法门之一。 书本以作者接触的案例展开...
    星夜漫想阅读 17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