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事问我:魏老师,你不在你们班孩子怎么表现比你在更好啊!我们班的学生就不行了,我前脚离开,他们后脚就乱成一锅粥,我也天天在啊?怎么就不行呢?我笑笑说到:去我班里看看吧!十班的孩子们都可厉害了,不用我管的。我相信他们很优秀,我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这就可以了啊!
同事半信半疑的走了,我希望他能明白我的意思。
这个老师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很多班主任都有的困惑:如果班里孩子在班主任去的时候表现很好,但班主任不在的时候表现很差,反差很大,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
从这位班主任的表述里,我能感受到她的苦恼,这也是我们大部分班主任的难题。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次外出教研时,几个班主任都偷偷摸摸出校门,生怕学生看见他们离开,有班主任说:“我们趁着学生午休赶紧走吧,不然又该造反了。”这样的班级表现全靠班主任,我们就是学生的权威,在一个样,不在又是另外一个样。
我觉得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也是大部分班主任的通病,班主任担心学生管理不好班级,没有放权给学生,凡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班里的大事小事儿都是班主任在管理,这样的班级学生除了班主任,谁也不怕,任课老师面前也毫无惧畏。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为我们班的课间操头疼不已,总有人在跑操时说话而被扣分。因为自己体力不支不能全程陪同他们跑操,也就导致我不能时刻看着他们,调查时他们互相推诿,不承认自己说话,也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办。
我想自己不能全程跑操,可他们都一直在一起啊,谁说没说话,他们应该是最清楚的。因此我把班级出现的跑操问题抛给了同学们,并公开找了两位同学负责监督跑操,制定了我们跑操奖惩措施。
自从交给两位同学负责跑操纪律,我们班的课间操说话现象得到很大的转变。
如果我有事儿要出去开会或者外出教研时,我都会提前告诉他们:“今天我可能会不在学校哦,越是老师不在的时候越要看大家的自觉性。我们的班干部负责管理好班级,回来及时向我汇报。”我觉得偷偷摸摸离开,还不如就大大方方告诉他们,这样也有助于他们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时间长了,每逢我要外出,班干部都会信心满满的向我挥挥手:“老师,你尽管放心的去,班级交给我们。”
第二种就是班风不够正,不够积极向上。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自己在说话时没有考虑过班级,不是在积极方面进行相互促进,而是在破坏班级风气的消极方面进行比拼。
一个班级的良好班风,需要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塑造和培养。在班级成立时,我们就要与学生共同商讨班级愿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要在什么样的班级环境里学习成长,相信没有一位同学想在一个纪律差,说话嘈杂的班级里学习。达成共识后,再引导学生说出,为了我们的共同班级愿景,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打造和维护呢?我们自己又能为班级愿景做些什么呢?
这样下来,相信学生也都会做出一些改变,当学生做出一些违反班级愿景的行为时,我们也可以及时对其纠正。
班级里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相信学生,用好班干部,做智慧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