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之第十八章-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废弛了,仁义才显现出来。设立智慧的标准,崇尚智慧,就会同时出现虚伪和狡诈。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六亲不和了,也就是不孝不慈的人多了,慈孝才会凸显出来。国家君主昏庸,政事混乱,奸臣当道,才会看到忠臣。

        这一章可以说是差不多道德经八十一章里面最简单的一章了。这一章承接上一章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如果做不到“太上”,会怎么样?那就百姓不会说“我自然”了,什么仁义、智慧、慈孝、忠臣都出来了。当提倡这些的时候,就是这些东西严重缺失的时候。也就是说,做不到“太上”,社会就会混乱,为了将治理混乱,就出现了仁义、智慧、慈孝、忠臣这些东西。而这些有“为”的做法,就会使社会越来越乱,永远达不到“太上”的境界。因为只有“无为”,才能达到道的境界。正如庄子说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小学末期,我读言情小说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句话,就觉得,这是一种放弃啊,是一种想爱爱不了,想要得不到的状态...
    灯暗阅读 1,674评论 0 2
  • 通行版: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帛书甲乙本矫正版: 故大道废焉,有...
    果然是果然阅读 1,345评论 1 9
  •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这一章多被用来证明道家对仁...
    北池鱼阅读 2,326评论 21 16
  • 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杨鹏校订版)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要...
    姝写光影阅读 20,626评论 3 6
  • 第十八章1 若仁义尚在,又何须挂齿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我们来看看老子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
    锦洋爸爸阅读 99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