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听过这句佛与众生的关系。
只是作为局中人的众生,没觉醒之前很难领会。
有空的人可以到抖音上,或者微信视频上搜索下水哥王昱珩,看看他的人生。
计划三十岁前退休,结果二十多岁就退休了。
当他说出扇子可以增加到30万把的时候…
了解他的人觉得他在吹牛吗?
这就是般若智慧,不是我们普通人说的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的智慧。
清朝有位历史学家赵翼,是大诗人、大文豪、他晚年写了首诗: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他说,年轻的时候学讲话,讲不圆满,自己以为学问功夫还没有到家。
到年纪老了才知道,学死了也没有用,因为努力只有三分,天才就要七分。
不过这是指普通人而言,据我所知所见,有几位大和尚,并没有读过书,也没有上过一天学,一个字也不认识,悟道以后,诗好、文好,样样都好,那真是不可想象。
一百多年前我的老师见过一个和尚,本来是一个剃头师傅,挑个担子在乡下到处走,在清朝的时候,剃头的孩子不准参加考试,限制极严。
可是这位剃头的大禅师悟了道,什么都懂,无所不知。
他也有一个庙子,是方丈圆寂的时候,护法给他的。
有人叫他杨和尚,有人叫他杨剃头。
一般读书人去考他:杨和尚,我有句话忘掉了,你看是出在哪本书里?
他说:这在第几页那一本书嘛!
我老师年轻的时候很调皮,故意去问他《红楼梦》上一句话,他都能回答得不错,那怪极了。
有一个很有钱的人抽鸦片,想戒也戒不掉,后来只有去求这个杨和尚,杨师父啊,你来帮我剃个头。
剃头的时候鸦片烟瘾发了,鼻涕、眼泪直流,很痛苦,这位杨剃头在他背上拍了一下说:"脱了!"就是解脱,头也帮他剃好了。从此以后,这个人也再不抽鸦片了。
这些是讲文字般若,在悟道以后自然发生,不是凭我们的聪明来的。聪明是想出来的,想出来的没有用。
悟了道的人,他的记忆力也特别高,不光是年轻的事想得起来,前一辈子读的书都知道。
这个话。你们诸位听了,大概觉得很稀奇,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所以苏东坡有一首诗说:
"书到今生读已迟。"
读书要早读,这一辈子的书是为来生读的。
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了。
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
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
当然,这必须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这就是文字般若。
王昱珩烦恼的事情反而是记忆太好,看过的东西没法忘记。
最后讲点关于读书的一个要点。
是不是大家现在读书都是默读呢?
试试每天朗诵出来,中国文字本来就有韵律。
读给自己听听,每天坚持。
试试吧…感受一段时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