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与好友
文/围城
我们每个人想必都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人:他们小时候家境一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可是幸好自己三观正,勤劳努力,长大后得到别人的认可,走上人生巅峰……布啦布啦,总之就是优秀,了不起的。这是《恶意》这本小说中受害者:日高邦彦。在他看似伟光正的背后,难道没有隐藏什么肮脏的秘密?凶手、也是他的生前的朋友:野野口修,描述了另一个日高:找人代笔的作家,控制欲极强的丈夫,令人作呕的勒索者。当他向世界公布了这个日高后,白色变成黑色,凶手成了英雄,受害者招人唾骂。刑警加贺带着他的一点点疑惑,开始他的解密之路……
如果让吾人选东野圭吾最棒的十本小说,那么《恶意》一定在这份名单之列。他在这本书里给出了引人深思的问题:恨能把一个原本还算老实的人逼成什么样?能让他去用自己的一切去杀死一个人,也杀死这个人的一切:名誉,成就,地位,家庭……就如同小说里加贺所感慨的:究竟是怎样的恨意?!
小说中野野口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而他的朋友,甚至一直关心他的好友,就是日高。而日高的家庭不被当地人接纳,甚至被排挤,所以野野口从小受家人的影响:别和那家的小孩(日高)玩。日高知道但依然每天找野野口去上学,依然像兄弟一样去照顾野野口。吾人想这就是野野口对日高厌恶的的起源。
上了高中后两个人的不同彻底表现出来了。当时日本的校园暴力非常严重,日高和野野口也不能幸免。日高对待校园暴力始终没有妥协,即使受到各种各样的侮辱与虐待;而野野口妥协了,甚至成为了帮凶,成为了虐待日高的帮凶。全书最让吾人感到佩服的就是:日高原谅了野野口。吾人觉得这是让野野口开始恨日高的的理由,很奇怪,对于野野口却又很合理:他知道他永远成不了像日高那样的人,他向往,但又嫉妒,恨意便萌生了。
走入社会后,日高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知名畅销作家,而野野口只当了一个高中老师,因为家庭与学生时期受虐待的原因连老师都当不好,想要成为作家却又没有天分。这时候日高主动联系了野野口,帮他找到一份儿童文学的作家的职业,日高甚至帮野野口藏下了野野口学生时期的一样罪证,却什么都不要求,只是简单的认为野野口是自己的朋友。而野野口不这么认为。对于野野口,日高是儿时自己讨厌却摆脱不了的玩伴,是学生时代最对不起的也是最不愿见的人,可他居然原谅了自己,摆脱过去成为了名人。那个自己从小都不喜欢甚至看不起的人,现在自己居然要他帮我找工作。吾人想野野口一定被自己的嫉妒与憎恨包围了,而最终让野野口被恨意吞噬,萌生杀人恶意的,是癌症,野野口得了癌症。最终,多年的恨意,把一个内心自大变态的人,扭曲成了一个故事,一个堕落自己的恶魔妄图毁灭别人一切的故事。
小说内容已经足够精彩,吾人觉得最精彩的应该是野野口的日记中也是小说开始时日高‘杀猫’的情节,这个小插曲从开始就误导读者与刑警,如同写作中的伏笔一般让读者认为日高是一个残忍的人。第二处是加贺的回忆录,在他当老师的时候那起伤人事件,最后被伤的人、也是对下手伤人者施暴的校园暴力者说的那句话---我就是看他不爽。让读者体会书中贯穿始终的校园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