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坚毅的精神
父母需要培养孩子坚毅的精神,这样孩子在成长与生活的过程中,会坚定自己的目标,积极乐观的去生活、去努力。真正的坚毅是什么?坚毅的品质包含以下特征: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谦虚、充满自信、能给予、做事专注。
1.通过提问,激发他们的动机
父母可以让孩子回答以下问题,让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让他们追求目标的步伐坚定,以此来培养他们坚毅的精神。
(1)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了你的梦想,你会如何行动?
(2)每天早上醒来,你想做什么?
(3)你曾经经历过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4)谁会希望你成功?
(5)你最大的优势与强项是什么?
(6)最好的自己出现在什么时候?
(7)你希望你在将来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8)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你需要克服什么困难?
(9)现在的你需要怎么样的行动?
2.父母要像蛋糕师那样去培养孩子坚毅的精神
蛋糕师在烤蛋糕时,如果少了原料,或者是烤蛋糕的时间没有达到标准,或者是原料搭配不合理、不充分,这样的蛋糕都不会达到蛋糕师预期的样子。同理,父母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也是多维度与多方位的,父母在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时,如果少了一个重要的要素,就好像蛋糕师少了某些原料。以下要素是父母培养孩子坚毅品质的关键要素。
(1)父母需要让孩子拥有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情
要让孩子具备坚毅的精神,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情不可缺少,如果没有热情,当孩子面对艰难时刻,他们很难坚持下去。当孩子对生活与学习充满热情的时候,他们会更幸福、更理智,能以积极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会为梦想而不断的努力。当父母发现孩子没有热情的时候,父母需要让孩子在某一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发展与探索,做得比平时好一些、多一些,把自己喜欢与擅长的事情做好,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信心,通过自己擅长的事情来点燃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情。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某项运动,你需要支持你的孩子,你可以为他找一个教练,好好的训练,培养技能,让他在这个项目上有优势、有信心,让他去经历,去探索,让他去承担责任,让他去做喜欢做的事情,让他去发现生命的美好。
(2)鼓舞孩子去追求幸福
人在生活,并不是因为成功而有了幸福,事实上,很多人本来就幸福,所以,他们才会成功。父母在引导孩子设立目标的时候,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一点。父母需要鼓舞孩子去追求幸福的自我、出色的自我,让孩子在幸福的状态中去追求目标。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PERMA幸福五要素理论,幸福分别由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hievements)组成。父母需要引导青春期孩子关注幸福的五要素,积极的去关注自己的积极情绪、对目标的投入、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的意义、自己的成就等。引导孩子借助积极的情绪,积极乐观的去追求目标,去完成艰难的任务。青春期孩子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多变,所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加强情绪的管理与人际关系的处理。
(3)引导孩子设立目标
父母引导孩子设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习目标。目标会激发他们心中的激情,目标使孩子具有坚毅的品质,因为目标让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他们会不断的行动,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行动,目标使他们更加有意志力。为了实行目标,他们会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特长与优点,不断的探索自己的资源。
(4)引导孩子能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与意志力密切相关,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也是意志力的自如应用。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人能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效率,不断的朝自己的目标迈进,他们能成功实现他们的目标,同时,还能感受到自信与幸福。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是对孩子们意志力的考验。研究人员给参与实验的孩子们发放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现在忍住不吃,稍后他们能再得到一颗糖。那些坚决抵制眼前诱惑的孩子以唱歌、低头等各种方式,有意识地让自己不去想着棉花糖,努力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5)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
目标设定理论的共同创立人加里·莱瑟姆曾经说过:“毕竟,如果你不去摘星星的话,哪一天你发现自己摘不到,也不会感到难过。”根据他的研究,人不肯去冒险,不愿意去尝试实现较难的目标,是因为他们不想失望。有坚毅精神的人不是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评估,而是他们会冒险,愿意去行动,不怕失败。有坚毅品质的人经常会创新,他们会主动去做自己或者是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会经常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谨小慎微,不敢冒险。尝试以下3种方式,让你的孩子去尝试冒险:
经常问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而不是问“为什么”。
许多人有好奇心,同时也热爱学习,但是,缺少冒险精神,困在自己忧心忡忡的思维中,遇到重要事情犹豫不决,内心充满胆怯。进行这样的提问,能帮助孩子解决迟疑不决的问题。
从小的风险开始锻炼。
父母创造机会,让孩子去承担一些可控的分险,让他们能适应恐惧、焦虑、快乐等情绪。
告诉孩子不要把他们的目标告诉消极的人。
当孩子把自己的目标告诉一些消极的孩子后,消极的孩子会影响你的孩子,同时会使你的孩子减少积极性,甚至会放弃他们的目标。
(6)培养孩子耐心的品质
现代社会,物质上的需要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很多孩子不肯吃苦,做事没有耐心,因为追求目标,让孩子变的更好,需要耐力,需要付出与行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因此,坚毅的品质离不开耐心的美德,父母怎么才能培养孩子耐心的品质呢?通过下棋、打扫卫生、整理花园、排队等候等、延迟满足方式能培养孩子的耐心。
(7)培养孩子谦卑的品质
谦卑不仅仅是不骄傲,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社交层面的谦卑包含诚实、考虑全面、心智成熟、无私,智力层面的谦卑包含好奇心、愿意向他人学习、愿意学习新理念等。谦卑的品质会产生坚实的人际关系,会让人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更容易与他人合作。但是,过度的谦卑是不合理的,它同样不利于一个人的发展。下面4种方式可以提升谦卑的品质,父母们可以试试,来提升青春期孩子的谦卑的品质。
让青春期孩子减少或停止晒自拍照的行为。
研究表明,经常在微信与QQ等朋友圈发自拍照的人,他们的自尊水平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们的归属感也比较低。
让孩子至少在一日内不谈论自己
父母都认为青春期孩子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感觉他们太固执了。让孩子在一天种不谈论自己,会增加他们的理性认识,会多体谅父母与他人。同时,当他们不谈论自己的时候,他们会对其他人感到好奇,他们会对新目标产生好奇心。
创造机会让孩子听听优秀的人的意见与建议
父母需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身边优秀的人,让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会提升孩子谦卑的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为孩子创造身边的榜样,会增加他们的行动力。
给帮助过他们的老师与其他人写一封真挚的感谢信
让孩子知道这些人是他成长道路上的贵人,引导孩子懂得感恩,同时,以合适的方式来感谢这些帮助过他们的人。
(8)遇事,能坚持
青春期孩子更加需要坚毅的品质,他们将面临中考与高考,他们每天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每天的时间比较紧张。有坚毅品质的人与没有坚毅品质的人的区别是能不能集中精力,保持定力,在面临困难时,能不能依然努力拼搏,总之,能不能为了心中的美好而努力前进。
有一项发现:具有坚毅精神的人与没有坚毅精神的人是一样的,他们也讨厌刻苦工作与学习,但是,具有坚毅精神的人任务,刻苦工作与学习是为实现目标必须付出的努力,所以,他们会坚持,他们能坚持自己的刻苦努力。为了提升青春期孩子的毅力,父母可以试试以下4种方法:
要求孩子列出一天内完成的最困难的三件事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些事情锻炼了青春期孩子的信心,让孩子获得掌控感,当青春期孩子心中产生了自信与掌控感时,他们会更容易坚持他们的目标,他们会容易去行动。
引导孩子主动结交具有坚毅品质的人。
坚毅的品质会互相影响与传染,主动的去结交有坚毅品质的人会增加孩子的坚毅精神,孩子会更有恒心。
假装自己是那个想变成的人
引导青春期孩子想象自己是一个有坚毅精神的人,无论他们在做什么,想像自己是一个有坚毅精神的人,同时,不断的坚持下去,不断的去完成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不断的提醒自己,自己就是那个要成为的人,让他们在心中假装他们要成为的那个人。
多听多看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
多看一些成功人士或者是历史人物,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克服困难,以他们的坚毅精神来成就自己的故事,这些励志故事会给青春期孩子带来克服困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