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大家聊的都是文学先生、都是千里寻骆驼,恰似很少谈及自身———文学先生背景光环下的社恐小乐。今天可能没有文,谈谈自己。
小乐可能比不得文学先生那般经书文采,也不得千里寻骆驼那般敢想敢做,在日常小乐或许就是一小透明,淹入人海不见其像,小乐会有些胆小社恐,他会害怕一个人聊天逛街,跟不熟的人话会很少,习惯了与生活妥协,习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但他也许很善良,是看见别人处于低谷会开导帮助,是见不得朋友委屈细心诉说,是乐意享受生活的大聪明,是絮絮叨叨的大麻烦。 这些都是小乐,是现实中与人接触的小乐,没有太大的抱负,只想与人亲近。
小乐喜欢文学,他自诩文学先生,看了很多很多的课外书,按文学先生的口吻就是“时光不易,愿善其理” 。文学先生最爱莫过于村上春树,他认为符合其所思所想,接触到日本文学的触头。如名这般,文学二字架构了文学先生的人设口吻话术,他常作杂文于深夜,灵感之时,细数长夜,唯月作伴。少自文采于身,二三书友于侧,这就是文学先生的架构。
后来,小乐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在大漠追一匹骆驼,这便是“千里寻骆驼”笔名的由来,很少与人谈及这个笔名的由来,顺便一句喜欢就换了。这便是后来的骆驼子,他为人随意温和,做事慢悠悠,与人无争无求,凭感觉就是他的风采,相比文学先生没有太多的文韵风骚,国粹经典确实不少,处事不合就会倾泻而出,造就了骆驼子与前两者的与众不同,这即是随心所欲骆驼子于国学经典的结合。
思前顾后的是小乐,韵染自身的是文学先生,随我所想的是千里寻骆驼,或多或少这都是我,是我于三个人不同的影子,成就了真真正正的自己,所属星河长畔,月稍拂人,今简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