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杨老师关于非暴力沟通育儿分享,老师为我们讲述的是她和跟孩子们关于是否上学这个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是和否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关于为什么要上学读书的问题。龙应台曾就这个问题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龙应台的这段话真是说了很多家长的心坎里,我也曾跟孩子读过这句话,聊过几次,要么是孩子无动于衷的板着脸听我唠叨,最后我兴致全无,了了作罢;要没就是孩子倔强的仰着头,跟我说:妈,我以后去路边弹吉他唱歌,我就很快乐,有钱我就吃饭没钱我减肥…… 总之,几次谈话都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的目的是想要激发孩子自己内心的驱动力,主动学习这是不是太奢侈)
今天的分享中,杨老师跟孩子谈论上学的问题时,没有说教,而是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孩子去体会身边多样的人生,告诉孩子:在家务农的爷爷奶奶,他们不用读书,但是也很难去感受远方的世界;在路边做环卫工的叔叔阿姨,做着伟大的工作,可是他们需要更多辛苦才能获得较为低廉的工资……每种职业都是值得尊重的,然后在这些职业的付出和收获确是不一样的,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就需要有对应的工作岗位,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为达到这个目标作出相应的努力。
听了杨老师的分享,我突然意识到,我在跟孩子的交流中是多么的焦虑暴躁,我希望把我的认知直接灌输到他的心里,他的脑子里,这样的行为确恰恰是最没有效果的。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尤其是那些离自己还较为遥远的事情。杨老师的分享告诉我们,要去引导,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并相信孩子。 和孩子平等/平和的相处,爱他们,相信他们,而我们要做的事就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关注和支持,你爱的,你觉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