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幸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从这一种现象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正在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幸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想要把这种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感受,就需要在具体的场景中产生这样的感受。
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有这样一段视频,记者采访路上的行人,其中有一段对话是"你感觉到幸福吗?”,这样的问话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某个层面上来说,幸福就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有具体的场景支持的。比如说妈妈看到孩子开心地玩耍,孩子知道父母在自己的后面随时保护着我们。女朋友接受了你的求爱,男朋友的事业从危机中出现了转机,甚至于异国他乡的游子,在异乡吃上了一顿家乡饭,从中品尝到了家的味道……,这些体验都有可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体验到幸福。
这些另一个方面来看,任何的体验都是会随着个人的感受而发生变化,幸福也不例外,很多时候人们会在某一时刻觉得幸福与自己很远。只需要让上面讲到的一些例子中的情况反过来,就可能会让身处其中的人失去那种幸福。比如说女朋友拒绝了你的求爱,并且告诉你已经有了新爱,孩子在妈妈看护中出现了意外,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常常会让人的幸福迅速消失,这种转换,往往会被一种伤心取代。
某个角度上来看,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与其他情感产生的方式是一样的,应该是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引发了这样的情感。也可以说,幸福是在情感互动中产生的一种事物。
由此可以看到,不是在任何的环境中都可以感受到幸福。当然,对于幸福人生的追求,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实现的,做为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一提起幸福,就可能会联想到很多事物,此时能够联想到的那些事物,可能就是幸福的源泉。
比如说联想到的幸福是能有一套更大一点的房子;工资番一番;找个漂亮媳妇;家里老人身体健康;子女学业突飞猛进;开上自己的私家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从这些联想中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心中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想要实现幸福,就需要把那些愿望成为具体的事实。
可是,现实之中的那些愿望,都是需要付出具体的行动,至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还是一个未知数。另一个角度来看,很多的愿望都不一定实现,更多的可能是在实现那些愿望中获得的体验。进一步的来看,如果把那些愿望做为实现幸福的目标,很有可能就会在失败的体验中感觉不到幸福。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大多数时候都是忘记了幸福与自己的关系。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既然愿望那么难以实现,幸福岂不是很难获得?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大多数时候都是忘记了幸福与自己的关系。人活着当然需要有人生目标,可是在实现目标是时候,应该认识到,那些目前都是为“我”服务的,是先有了“我″才有了那些目标。
某种程度上来看,很多时候的不幸福,是忘记了"我”的存在,当一个人被目标充斥的时候,可能就没有″我″的位置。所以,当一个人把“我"弄丢的时候,也常常会因为失去那种来自内部“我″的声音,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显得无力。
由此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在用一种以为的那些感受来主导行为,当我们意识到那些行为有问题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已经发生之后的事情了。其实,不管是幸福,还是其他来自于外在情绪的投射,大抵的情况都是相同的。
想要避免总是在事后反省,就应该有一个及时反馈的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角就是“我″,是的,任何时候,都应该记得“我”才是一切的根源,那些爱、恨、情、仇的反馈,都是由″我"这个主体展现出来的。你是谁?你能够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吗?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可是,却是哲学思想的基础。
你可以说自己是学生、家长、老师、父亲、母亲、经理、邮递员、工程师、科学家、演员、评委……,这样的定义可以一直排下去,可是,这些能够定义你是谁吗?只能定义你的某一个具体身份,当这个身份没有了,你还是你吗?你可能会说当然了,我还是我。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换一个身份,还是原来的你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之所以会在情景之中迷失自己,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所以,才总是会在各种各样的身份转换中把自己弄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立自“我″是一切的开始,没有了“我″,就没有了一切,一切由“我″的出现而改变。可能有人听着有点玄乎,难道“我”的能量有这么大吗?是这样的,建立自"我”,让“我"成为所有信息的反馈者,也可以说从一种被动接受模式,转变为一种主动接受模式,这种主动,能够让一切情绪在体内流动。
很多时候的情感问题,大概率上是那些情感堆积到了某个地方,堆积的时间长了,就出现了问题。一些人之所以会在某一时刻变得不像他们,很大的可能是那些隐性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在回头来看前面谈到的那些关于幸福的话题,从一些例子中可以看到,幸福并不是以我为主体呈现出来的,而是以一种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形式出现。假设前面的那些如果没有了,后面的就会能够出现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所以,当一个人的自“我″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常常会以别人的反馈来做下一步的行动,这种被动的方式,往往会让我们成为别人希望的模样。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些梦想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任何一个努力的方向,决定了未来实现的梦想。建立自“我”是一切的开始,有了自“我”的存在,才能清楚的认识到那些梦想对自己的意义,更有可能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