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悲情的人物莫过于魏延,战斗一生,功劳不小,却乏善可陈。而且自始至终都被诸葛亮牢牢掌握,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最后被诸葛亮计斩于阵前,落了个反叛的恶名。其实魏延的勇武,虽不及刘备帐下五虎上将,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后,蜀军中恐怕就无人可与魏延的武艺相匹敌了。就是诸葛亮后来着力培养、智勇双全的姜维,论及武艺,恐怕也要逊色魏延三分了。而且魏延是蜀国老臣,跟随先主刘备入川,一路没少经历大仗恶仗,后来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魏延一直是主力战将,立下赫赫战功,结果却不得善终,而且死后还被冠以反叛之名。造成魏延一生悲剧的关键人物就是诸葛亮。可以说,魏延的人生之路,就是沿着诸葛亮设计的路线赴死的。魏延的性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不死,魏延尚有活路,诸葛亮一死,魏延必死无疑。
魏延最大的不幸就是遇见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对他的心理了如指掌,又对他的生死拥有生杀大权,魏延就注定要成为悲剧人物了。魏延的勇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连刘备都非常认可甚至是喜欢的。诸葛亮却极不喜欢此人,认为他是个投机者。事实上,魏延除了武艺高强外,确是个精明之人。他武艺高强,却不愿投身曹操和孙权,因为他知道这两人已成气候,手下猛将如云,人才济济,投在他们门下并不会得到重视。而刘备其时正在创业阶段,急需人才,此时来投必得重用,事半功倍,否则,魏延其时隶属荆州,后归属曹操。却放弃曹营,转投刘备,正是看清了这些形势。而且魏延选择了一个特别好的时机,就是关羽进攻长沙之际,长沙太守韩玄以通敌之罪要杀老将黄忠,魏延策反了部分将领,杀了韩玄,一泄心中不被重用之闷气,二救黄忠于危急,一举两得。同时又带头献了长沙城,不战而居功至伟,充分体现了魏延高人一筹、心机深沉和善于判断形势的特点,比之黄忠的一腔忠勇,魏延确实更加精明活泛。但不幸得很,他碰到了比他更为精明能干、更富有心机计谋的诸葛亮。当魏延由关羽引荐给刘备和诸葛亮时,魏延满以为会加官进爵和得到丰厚的赏赐,谁知诸葛亮见了他不由分说,直接喝令刀斧手推出去砍了。刘备听了甚为惊讶,忙问其故。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讲了两点理由: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他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要斩之以绝后患。刘备连忙以“斩之恐人人自危”为由,希望诸葛亮赦免魏延,诸葛亮乘机教训了魏延一通,同时为他向刘备求了一个好位置,既立威又施恩。一顿下马威,让魏延顿时对诸葛亮从此生起敬畏之心,因为他深知诸葛亮洞穿了他的投机用心,从此不敢在诸葛亮面前使用心机。但自此他和诸葛亮之间也就有了嫌隙。心中一直都有怨气,只是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对诸葛亮只能惟命是从。诸葛亮看准了魏延的心理,也知道他确实是一员猛将,对他又打又用,两人虽有隔阂,倒也相安无事。加之刘备对魏延很是欣赏,因此,魏延在军中朝中的地位倒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后来,关羽、张飞、黄忠相继去世,马超又长期镇守边关,赵云逐渐老去,而魏延正当年壮,论武艺、论资历,魏延都是蜀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冲锋陷阵,诸葛亮还得经常用他,因此对他的一些不当言行也就不去计较了。诸葛亮知道,只要自己还健在,就不怕魏延翻天,但有朝一日,自己不在了,恐怕就没人治得了魏延了。因为他不仅资历深、武艺高,而且心高气傲,谁也不服。任何一个人将来要继承自己的丞相之位,魏延都会跳出来与他作对,到时必起内乱。将相不和,外有强敌,国家就要分崩离析了。所以诸葛亮为国家稳定计,是必须除掉魏延的,不管魏延是否反叛,都必须将他的反叛之名坐实,从而名正言顺地将之正法,这个决心在诸葛亮找到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接班人后就更加不会动摇了。很明显,在军事上,魏延做不了主帅,他只是有勇,但缺乏谋略,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姜维已得自己真传,可堪对敌魏国,即使不能北伐成功,守疆是没有问题的。政治上,诸葛亮托付给杨仪,杨仪是丞相府长史,一直跟着诸葛亮,对政务非常熟悉。虽事后证明所托非人,但杨仪处理政治问题显然比魏延成熟老到。对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军事遗产,魏延倒也没有意见,大家一起出生入死,姜维确实也是年富力强,文韬武略上乘,且姜维为人谦逊,没有触犯过魏延。而杨仪是个文弱书生,从未显示出任何经天纬地之才,却被诸葛亮推为丞相继承人选,位在魏延之上,这让魏延多年的怨气终于抑制不住,自己多年来驰骋疆场,战功赫赫,却要听命于一个酸腐之人,魏延哪受得了这口恶气。自然是要和杨仪一较高下。
而这一切正如诸葛亮所料。魏延果然上当,他和杨仪起摩擦,杨仪是丞相继承人的身份,代表朝廷,魏延拦阻大军回归,烧毁回蜀栈道,本是与杨仪叫板的意气之举。此时成为反叛国家的行为,手下之人当然不愿再与他为伍,魏延变得众叛亲离。只有一人带兵舍命相陪,此人就是马岱。诸葛亮去世前就安排马岱潜伏在魏延身边,随时准备取他性命。魏延哪想到诸葛亮谋划已久,将身后之事都算无遗策。结果枉死在马岱的刀下,还是以叛国者的罪名被杀的。其实魏延要想叛蜀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透露个信息,司马懿就会欣喜若狂,待若上宾的。因为像魏延这样的老将,在蜀军中德高望重,影响巨大,他的投诚将动摇蜀军军心。诸葛亮其实知道魏延不愿意降魏,必将与杨仪争夺军权。但如果不及时铲除,也许他在穷途末路之际,会投奔司马懿。所以诸葛亮不能允许他有时间和机会去考虑投诚之事,精心安排马岱紧跟魏延。马岱是通过坚决支持魏延对抗杨仪,取得了魏延的信任。而且在魏延手下都离开他时,马岱及其所领三百兵马依然态度坚决地站在他一边,让他十分感动,也更有信心和杨仪对抗下去。同时他对马岱信任有加,没有半点疑惑。待到两军对阵,魏延耀武扬威地叫阵时,杨仪骗他说,只要他敢在阵前大叫三声:谁敢杀我。就把丞相之位让给他,魏延觉得即使大叫十声,也无人能奈他何,因为他知道凭武艺,没人是他的对手。于是他肆无忌惮地大叫了三声:谁敢杀我。结果第三声话音刚落,身后马岱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一员骁将,没有死在敌阵之中,反而死在自己人手中,而且是以这种方式毙命,让人真为魏延不值。诸葛亮知道魏延勇武,军中无人是其敌手,硬打是杀不了魏延的,只有通过预先埋伏大将在其身边,乘其不备,才能一举置其于死地。
魏延死了,如期地死在诸葛亮的周密部署之中,魏延死得十分冤枉,不光死得怪异,还死得不光彩,死后还成了叛国者,这些都是诸葛亮所预见和安排的,他也知道对魏延不公平,但为了国家利益,也只好牺牲魏延了,正如《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将听吾计,留之;将不听吾计,去之。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毫不犹豫地斩杀,以免生乱。作为一个主帅和谋略家,诸葛亮也有不得已之苦衷。只是魏延死得有些不明不白罢了,恐怕至死也不知就里。好在蜀后主刘禅念在魏延以往的功劳,赐棺厚葬,没有追究叛国之罪,于其后人恐怕就是莫大的恩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