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玩鹅图》赏析

宋代,马远《王羲之玩鹅图》,立轴,绢本淡设色,纵115.9cm,横52.4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性爱鹅,观鹅舞颈而妙悟书法之道,曾以写经与山阴道士换鹅。此图中王羲之倚松而坐,莲渚之中,两只白鹅正在水中嬉戏。此画体现了画家多方面的才能,画人,用线细劲流畅,造型准确生动。画松,虬曲盘折,有飞龙之姿。画景,皴擦点染,空漾幽远。画花鸟,则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构图为典型的“马一角”风格,有舒致隽永之气满溢纸上。

王羲之生性爱鹅,据唐代《晋书》记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人们提起王羲之,很容易联想到他“写经换鹅”的故事。据说山阴昙酿村玄妙观的道士陆静修想请王羲之为观里抄一篇《黄庭经》,可是他与王羲之素昧平生,怎么好意思贸然相求呢?后来,他听说王羲之爱鹅成癖,便买了一大群白鹅放养在王羲之经常路过的一条溪水里,等待时机。王羲之路过这条小溪,看到这群大白鹅,喜欢得如痴如呆,流连忘返,就打听鹅的主人陆道士这鹅卖不卖?陆静修故作为难地说,观里养的东西一向不卖与外人。王羲之再三恳求,宁肯花大价钱也要买,并说他实在太喜欢这些鹅了。陆静修见时机已到,就说:“卖是肯定不卖的。不过您如果能为观里抄写一部《黄庭经》,那我就把这群鹅全部奉送给大人。”王羲之不到半天时间,就把一部《黄庭经》抄写完毕。

临别之前,王羲之又在溪边的沙滩上用手杖大书一个草体的“鹅”字,高高兴兴地告辞走了。陆静修见这个“鹅”字龙飞风舞,笔力雄健,简直是神来之笔,忙叫人取来一张大薄纸,亲自伏地勾描。接着又请来石匠,把这个意态秀拔的“鹅”字刻在石碑上,从此,这个“鹅”字碑就竖在浙江绍兴兰亭风景区里,碑后的池塘便被称为“鹅池”。

这个故事并非杜撰,在南朝的《论书表》、唐初的《晋书》等史籍中均有记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起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恐怕所有爱好书法之人如雷贯耳。他精通草书、隶书、行书、楷书,并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其行书以《...
    秋风宜人阅读 9,310评论 87 128
  • 王羲之,我们都知道是大书法家,书圣,“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王羲之,我们还要从他的家族...
    城南诗文阅读 4,544评论 0 3
  • 老话说,字如其人,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 现代社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不是必需品,电脑用得太多,提笔忘字成为常态。即使...
    周万亮阅读 5,023评论 0 2
  • 《王右军》 李白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书罢笼鹅...
    孟婆的碗不空阅读 9,177评论 20 22
  • 何谓“风流”?自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待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 对李白而言,风流是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和超然不凡的...
    大老振读经典阅读 6,179评论 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