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起于沉静中回味得来的情绪”,细腻的笔触,以长者朋友的身份娓娓道来,在朱老的内心中有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跳脱于时代,其所言的教育观对于当代青年也是受益匪浅。
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个优秀的值得细细品读的教育书籍。
青年时代,是最容易焦虑浮躁抑郁的时期。我们拥有着不比老年的豁达与淡然,渴望着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同时又深受其扰。人际关系、亲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许多复杂交错的关系,学历、职称、成绩、证书、社团许多事情总是烦恼着我们。可我们也不似孩童般自在随心,被社会规训。朱老先生的很多话确确实实地触动到了现阶段的我。
论效率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太讲究效率了,似乎一定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曾经的学子奔走想借的书籍,甚至是国外著作,可是,“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也没有了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因为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朱先生认为,“‘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价值的标准。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human element),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
无谓地堆求量的积累,找不到自己的兴致所在。将自己的成就幻化成一串串具体的数据,力图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全都投入到各种事项之中,总是希望着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仿佛自己所做的东西越多就越高人一等。带着功利的偏见为世间万物定价。
不贪容易,不太肤浅粗疏,不太能耐苦。学会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气和空想,能景仰不计成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才是当代青年应当学习实践的。
无言之美
世间有许多奥妙,要留着不说出;世间有许多理想,也应该留着不实现。因为实现以后,跟着“我知道了!”的快慰便是“原来不过如是!”的失望。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设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文学,是一门饱含诗意的学问。其含义是读者和作者两人共同创造的,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书读百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言语都描写的详尽了,便没有更多的意蕴在此了。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potentiality)才大。这种可能而未能的状况就是无言之美。
先生不论是从文学修养还是为人处世,亦或者是青年人最焦虑敏感的话题,谈读书、谈宇宙、谈动与静等等,是一本值得多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