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半岛的阳光
——香港作家王业隆的赤子情怀
【深圳】何良
【按】本文是作者最近出版的新书《来自南半岛的阳光》的书名文章——长篇报告文学之《前言》。本篇全文分六部分,共约25000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引自【宋】张载
前 言
好几年前,就想为同乡王业隆兄写篇纪实文章,或许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曾经多次动笔却一直没法成篇。谦和的业隆兄,也不好意思催我稿子,任我一拖再拖,直到今天,以写业隆兄一文的篇名为书名的我的新书《来自南半岛的阳光》待稿付梓,我不得不来个“急就章”了……
王业隆,海南万宁人氏,是近年活跃于香港报告文学界炙手可热的文化名人之一。结识业隆兄已13年了。这么多年来,每次约他,给我的感觉总是约会文化,都是谈不完的政治、文化与海南发展等话题,每次给我的印象都是浓浓的故土情结和振兴海南的文化情怀。
在我的心目中,业隆兄是我所认识的海南乡贤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大情怀、大追求的作家。今天,写业隆,我便很自然地想起海南的历史与文化……
海南岛是个十分神奇的地方。在我的印象里,海南一直被一些愤青们片面诬为“蛮荒、流寓”之地,即使是正在海南享受天伦之乐的人们,也常常会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海南风俗的鄙夷和不屑,他们热衷于胡编乱造所谓海南 “没文化”的顺口溜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资。一些自命“先知先觉者”每每在自己圈到的有游艇码头的别墅里一边享受着丽日蓝天的风光、一边品尝着得天独厚的美味佳肴,却一边讥笑海南人的本分、厚道与愚蠢。有相当一部分人来海南度假或定居,绝不是冲着海南淳朴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海岛文化而来的,说雅一点,是慕原生态宜居而来,说难听点是冲着它的不开化,易淘金、易捞钱而来的,正如人类先民在发现某大陆金矿之后去淘金一般,一些人来海南少不了也做着种种“淘金梦”:或政治上发迹之梦、或经济上暴富之梦、或生活上逸乐之梦、或文化上媚雅之梦……
这样去理解海南的新移民,似乎多少也有点“愤青”味儿,但毋容置疑的是,海南新移民文化中确实不乏此类元素,尤其是近30年的政治与文化“游民”(与历史上的政治流寓截然不同)、经济与养老“移民”,很多人对海南历史与文化的认同与归属应该说仍处在“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海南并不像有些愤青们想象的那样,因为是蛮荒、流寓之地而文化空白。殊不知,海南远古先民活动的历史延续了整个石器时代。海南的祖先在远古上万年的原始生活中,早已发明和学会了穿孔石器、保留火种、捕食野牛羊与大象、巧制兽皮抵御风寒、制造石器陶器青铜器、适应环境繁衍种群……
近三千年的黎族先民是百越族群的重要支系,与百越乃至华夏文化渊源久远、传承延续关系深厚。海南历史上的本土文化受到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等融入、碰撞和博弈以致和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民俗语言与风俗习惯。
海南自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至近现代,遭贬、流寓、巡抚而产生的名人不下百人,其中,历代流放海南的文化名人中,六部尚书以上的就有50多人,宰相以上的21人,包括唐代李德裕、宋代李纲、胡铨、赵鼎、李光、苏东坡等。
海南本土培育的优秀人才则有明清二朝的丘浚、海瑞、邢峟、王弘诲、张岳崧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对海南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近现代海南本土的各界名人显贵,诸如宋氏家族中的宋耀如、宋子文、宋庆龄、宋美龄和陈序经、冯白驹、张云逸等,繁若星辰,竞相辉映,对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海南的华侨在中国华侨史上独树一帜。仅就文学领域,近些年来活跃在港澳台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学家,影响较大的有台湾的罗门、香港的寒山碧、泰国的岭南人、大马的孟沙、新加坡的潘正镭等,不一而足。早在2004年,时任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委员会主席、著名作家寒山碧先生率领香港作家访问团一行14人访问海南,除寒山碧之外,香港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华夏纪实》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业隆兄,正是我认识的近年来崛起于香港文学界的海南籍文化名人之一。
“五指山峰五只鹏
万泉河水万条龙。
山清水秀王京地,
凤翥龙翔造化工。”
这首《咏琼诗》,便是出于五指山与万泉河之子、著名香港作家王彤业隆兄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