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出人头地,靠的是运气?】
这一年,是苏轼作为大宋第一文人的起点,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圣俞兄:
承蒙惠寄《答苏轼书》,写得极好,现已奉还。《农具诗》未曾收到,恐是忘记寄来,现再派人去取。
读苏轼的信,不觉汗颜,痛快啊痛快!老夫应当退避让路,放他高飞,脱颖而出!实在可喜。至于朝廷罚金未定,何必闭门待命?你外出时,可常来见我,我平日多在家中。
我辈本为天下人所仰慕,正如苏轼所言。奈何动辄月余不得相见?苏轼所言的“乐”,正是我深有体会的境界,没想到后生竟能悟得此理!
欧阳修这封信,温暖到灼热,当年由他任主考官,实在是苏轼的幸运,也是千载后我们的幸运。
要说,苏轼靠的是实力,与运气无关,但是,还真不见得。
王安石从一开始就看不惯三苏父子,觉得老苏搞的都是战国纵横家那一套,算不得儒家的名门正派,曾明确表示,如果是我,就不录取苏家兄弟。
对此,老苏很硬气,说:哼,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
由此埋下之后的恩怨。所以说,嘉祐二年京城省试的主考官不是王安石,是苏轼的第一号运气。
碰上欧阳修热情大度,提携后进,固然幸运,更幸运的是,欧阳修此时刚好要改革文风,刚好需要像苏轼这样雄健清新的文章。
当时流行的文风是“太学体”,追求险怪奇涩,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明确表示,写“太学体”的一律不得录取。
这个是很需要魄力的。试想,所有的学校、高考补习班都在教一套模版,放榜的时候说咱们今年改规矩了,不按那个来,大多数考生和他们的先生都要崩溃。
事实上,落榜的考生们还真的闹事来着,毕竟,他们的老师还都是当时名流。
史书上说:“士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好消息是:“文风为变。苏氏文章,遂称于时。”
所以说,欧阳修的个性、地位,以及他进行古文运动的魄力,是苏轼的第二号运气。
欧阳修这封信贡献了一个成语:“出人头地”,此后成为奖掖后学的经典表达。
此外,进士及第,士子们疯狂social,苏轼在今天也结识了从阳羡来的蒋之奇,蒋同学盛赞自己的家乡,来自边远八线县城的小镇做题家苏轼不禁心生向往,与他约好将来一起去阳羡买房。
之后人生起落,兜兜转转,阳羡竟然成为苏轼人生的终点,这样的草蛇灰线,也是让人唏嘘。
【东坡日历】
2025年4月8日,周二,乙巳蛇年,农历三月十一
22岁,是日,在开封,余与子由皆进士及第。赐进士二百六十二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与琼林苑宴,与蒋之奇约卜居阳羡。见欧阳文忠公,以书启欧阳文忠公及梅挚、王珪、范镇、韩绛。上书韩琦及梅尧臣,见琦及富弼。谢秋赋试官。闻欧阳文忠公见吾文,与梅尧臣曰:读轼文,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轼。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三月十一。
46岁,是日,在黄冈,会王齐愈(文甫)家,评荼靡花、桃花、海棠花、罂粟花。轼。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三月十一,时任黄州团练副使。
52岁,是日,在开封,简家定国,以细簟等物赠行。轼。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三月十一,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56岁,是日,回京赴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任途中。至德清,与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坚游半月泉,题名。并有诗。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三月十一,时任杭州知州。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某启。承惠《答苏轼书》,甚佳,今却纳上。《农具诗》不曾见,恐是忘却将来,今再令去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罚金未下,何害?不必居家俟命。因出,频见过,某居常在家。吾徒为天下所慕,如轼所言是也。奈何动辄逾月不相见?轼所言乐,乃某所得深者尔,不意后生达斯理也。
“听琴品茗读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
426读书雅集
你一定知道,苏东坡是个茶人
但你不一定知道,苏东坡也是个琴人
人间四月,岳麓春山
佳茗佳人,闲琴闲心
读书雅集,你来不来?
1、时间:2025年4月26日(周六)下午3点-5点
2、地点:岳麓山·悟凡茶轩
3、形式:春茶品鉴、诗词朗诵、古琴弹唱、茶艺表演
4、到场即获惊喜茶礼
5、抽奖赠送:茶具1套,古琴1V1试听课名额5个
6、报名费:99/人
7、报名席位:25人
8、活动主办:枫香轩读书会X百字营X鹤鸣居古琴X湖南宁雅茶文化有限公司
9、报名联系:以上4家主办方任意一家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