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 星期五 江苏淮安 晴
本周某天上午大课间,一位戴着眼镜的男生找我,问我可不可以不上晚自习? 经过交流,我知道这个男生是市区同学,但是没有走读,学业有目标规划,我也请他告诉我为什么不想上晚自习。
他告诉我,自己在晚自习教室里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有的时候就是玩手机,有的时候就趴在那里瞌睡,也有的时候什么也不做也不想,就是发呆。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了2小时,他不在晚自习教室的其他地方比如宿舍、图书馆、专业教室反而心情会放松,会自在点,会做和专业学习有关的事情,也会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他告诉我,从大一开始至今到现在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断断续续地这样的学习状态,他的内心很着急,也尝试着去改变和调整自己,强迫自己在晚自习教室安心静心下来,可总是做不到,经过深思熟虑也和父母做了交流和沟通,希望能够换个环境学习,毕竟很清楚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集体生活和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他告诉我,他知道这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大一和大二的同学都必须上晚自习,这是厚实专业学习基础的一种平台,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集体晚自习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良好的自习氛围也能够更好地相互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可是他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他有困惑和迷茫,他有自责和退缩,他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
我知道这是一个内心有强烈进取心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很有主见,也很会思考,他能够分析晚自习目前的状态也能够找到自己的症结,找到老师咨询这本身就值得点赞,因为你正视了自己,思考了未来。
诚然,晚自习的设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学习的重点在于学新知、习旧知、预未知。晚自习就是最好的一种平台。帮助同学们养成自行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风建设带来助推力,也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精神健康、排解压力,缓解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诚然,晚自习的陋习也存在不少,大声喧哗的同学有之,玩手机游戏的有之,听音乐看视频的有之,闲聊瞎扯的有之,发呆瞌睡的有之,导致晚自习的学习环境不如想象中美好,学生学习缺乏原动力,管理方式粗犷、过于相信学生自律的晚自习,采取“放养”措施,更加重了学生的主观轻视心理。
对于在大学彻底放飞自我的同学来说,晚自习无非是找一个地方玩手机,听歌,聊天。但一个高度自律的同学来说,晚自习可以做的事太多了,说到底,晚自习其实是一种自律学习的体现。
晚自习可以知识巩固。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在学习上,就是先复习再做作业,效率高。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
晚自习可以总结规划。每天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才能持续的改进,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试之后,还要重点反思一下哪些科目要列入补弱的行列。
晚自习就是一面镜子,照射出你对学习的本真态度。
晚自习也是一个筛子,好好利用了,就能成为筛子上面的人,如果荒废虚度了,最终面临被筛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