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起来了,在这一周发生的一件事。周四的下午第八节延时课,之前都是周老师的,我就没去看那天的上课安排,谁知却刚好安排了我的课,打了上课铃有五六分钟了,教室里都没有老师去,当一个老师通知我去的时候,我在六1班教室门口就听到了2班像菜市场一样的吵闹声。我疾步走过去,在教室门口,就看到教室内,有四五个平时就调皮的学生正走动到别的组,一堆人在那干嘛,整个教室里闹哄哄的,焉然没有上课的意味。
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六年级的班级,打了上课铃,就因为没有教师来,就当着下课一样,没有丝豪的纪律观念,更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学习时间,应该好好利用好完成自己的作业等。还有更可悲的是,班上居然没有一个诸如班长之类的来制止这件事。当时是看到一个女同学在讲台上,但是她自己也是嘻嘻哈哈地跟他们在说笑。
我当时也是气坏了,狠狠的批评了他们,并让几个走位置的同学在讲台上罚站,让其他同学写了几次“坐在位置上安静的做作业”。现在想来这是非常蹩脚的做法,只是发泄了自己一时的气氛而已,对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并没有了解到最根本的原因,也没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现在听了魏老师的这一课,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在自由写作中写一写这件事呢?写写自己当时的表现,自己的思考。也许能窥见他们的真实的想法,我在评论中也可以表达我的看法,这样一来,教育的痕迹就淡了一些,并且可能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作用。
第二部分,魏老师讲了“怎么写:怎么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模型?”魏老师举了几个知乎上的故事,就是告诉大家,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其实有很多出其不意的想法与语言,我们老师要给孩子一个记录的载体,那就是自由写作。所以,自由写作就是让孩子们写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考。魏老师说:“我们不是在教学生写作文,我们是在和他们一起共同生活。”要遵循的原则是“真正地关心、真实地表达、高质量地反复对话。”这里就联系到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反馈:怎么通过批阅持久激发热情?
魏老师通过14年前他与高一学生的共读共写的实例来传达他的想法。魏老师把他们整个班称为一个村庄,他们的自由写作就是在村里老树下的闲聊。聊学习、聊生活、聊时事,他们吐露真心,表达真实想法,魏老师真心地与他们回复交流,并把有代表性的文章、互动用电脑打印出来,称为班级周刊,魏老师每周写卷首语。看了魏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真心感动,这就是一位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一位与学生融为一体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还怕思想工作做不好?他们借助自由写作这个平台,自由驰骋,互通思想,真正实现在碰撞中明晰,在思考中提升。
回顾自己那生本教育的五六年间,也让学生办了周刊,也坚持办了66期,但那只是学生的习作,关于学生思想动态,老师与他们的交流互动都没有,所以,可能在习作能力上提升了不少,但是在心灵交流上却是很空白的。所以,回忆起来,与孩子们六年的相处,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却很少。现在想来,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还好,遇见了魏老师,听到了魏老师的自由写作,现在实行起来也不晚,希望今后我能够通过自由写作这个平台,实现与学生心灵的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希望自己朝着魏老师提到的这几个关键词去努力:爱学生,爱自己,爱生活;去记录,去表达,去交流;共读,共写,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