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网课教后记
上周后半周从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明显处于疲软状态。所以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本周的网课教学,新课只完成了《灯笼》的学习。随后的三节课,主要进行的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傅雷家书》导读指引。只希望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让学生的假期能够多点色彩,并同时落实有效学生阅读。
从学生的听课人数和课堂笔记情况来看,对于名著导读课学生的学习听课兴趣还比较高。两个班在最后的这三节课当中,缺勤人数总共也就是在三四人左右。
放假前就对这两本名著阅读进行了要求,从大家课后的反馈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能够准备好名著作品,课堂笔记得也比较认真。听课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对名著当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比较感兴趣。但对于两本名著的写作特色,学生的反应比较平淡。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听课兴趣,在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首先利用了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微课,使学生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整体感知。然后再对这本书的作者主题思想,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引导。课后课代表给我发信息说,用视频辅助名著阅读,她觉得很棒!看到她们的反馈,心里还有些小小的激动。
因此,在对《傅雷家书》进行导读指引时,又专门下载了一个重庆台的“品读经典”中对《傅雷家书》的一个品析介绍,仅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按照课本上给出的阅读方式,侧重于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摘抄和读书笔记的训练。这种方式的阅读,从初一开始我就一直在引导他们,所以学生一点都不陌生。假期中,他们也对这两本书进行了摘抄和读书笔记的落实。
《傅雷家书》,则是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以往提的比较少。所以,对学生重点引导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选择性阅读”。不仅是对这本书进行选择性阅读,也对学生平时的阅读,尤其是电子版阅读,进行了选择性指导。现在的孩子,面对的世界实在精彩。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电子阅读中,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同时,在本周的学习中,我将以往每节课通报不上课,不交作业的方式进行了改变。在每天上课前,对能够按时进入教室,并且坚持完成听课任务的同学提出感谢。对每天都能够按时提交作业的同学 则大力表扬。有教育专家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一向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所以我也想试试看看,在我的学生当中,能不不能夸出一批好学生来。一个多月的网课学习,我已想尽办法。只希望,不要让所有的汗水成为泪水。
有小道消息称,31号要老师返校。看来距离跟学生见面的日子不会太久,不知道大家再次相见的时候,彼此留在这份特殊假期中的记忆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