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我组织了一次语文活动——“非遗进课堂,传承向未来”对联文化节。
从去年寒假到今年“五一”,这次活动我准备了半年。活动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活动现场被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对联作业布置得像文化街里的对联超市,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云对雨,雪对风……”在朗朗的《声律启蒙》诵读声中,活动进入第一模块:掀起你的盖头来——对联知识。
在这一模块里,我给学生介绍了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种类、对联的要求。学生在动手张贴对联过程中,基本掌握了分辨上下联和规范张贴对联的方法。我还以学生作业“梅花迎新春,瑞雪兆丰年”“一帆风顺吉星照,万事如意福临门”为例,教学生如何诊断修改对联。
从刻有“神荼”“郁垒”的桃符到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生不知不觉地触碰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沿对革,异对同……”活动进入第二模块:读你千遍不厌倦——对联赏析。
这一模块有三个环节。
我带学生赏析完励志长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新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后,五位对联推荐官给同学们推荐了他们自己书写的对联。其中有写景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励志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接着两位阅读达人给同学们分享了两则有趣的对联故事。一则是明朝解缙智斗富豪之“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另一则是清代郑板桥读春联察民情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贫对富,塞对通……”活动进入第三模块:牛刀小试显身手——拟写对联。
这一模块是进阶练习。一星级是两道填空题,分别是:“东南西北八方得利,()()()()四季平安”“怀才不遇思伯乐,壮志未酬()()()”。二星级是用下列词语组成对联,两道题分别是“银坑、凤岭、绕、配、鸾山、金水”“戮力同心、迎、争分夺秒、创、辉煌、大考”。三星级是根据出句“桃花源里闻犬吠”拟写对句。练习形式为抢答,答对者将获得一副本人书写的对联。
这一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题目一出,学生们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热闹非凡。一人获奖,全班嫉妒。三颗星的“桃花源里闻犬吠”,有同学根据教材对出了“小石潭中看鱼游”,还有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对出了“小石潭中看鱼飞”之妙句。
活动最后,班主任吴飞老师现场挥毫写下一联“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燃爆了全场。
下课铃响了,谁也不愿意离开教室。闻着那淡淡的墨香,听着那有趣的对联故事,品着那诗一般的对联内容,学生们都有点醉了。
活动结束时,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小记者采访了部分老师和学生。
语文教研组组长侯丽琼老师说:“谭老师带我们走进的不仅仅是一堂对联课,也让我们走进了生活。真正精彩的语文课堂是走进生活的课堂。”
教育支部贺志忠书记评价说:“ 这堂课谭老师为学生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王小杰说:“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语文活动,以后过年我可以自己写对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