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效学习的产生
这两年,在学习这件事儿上真的花了不少钱,是以几万计。效果好不好呢?当然也不错,只是效果和价格并不成正比,总有一些钱是白白浪费了的,都浪费到哪里去了?
三大学习浪费
1、【无目标式学习浪费】盲从的随大流式学习,学到最后不了了之
2、【贪多的浪费】贪多、囤货,过分高估自己的执行力、持久度
3、【选错方法的浪费】方法不得当,学习吸收效果差,时时刻刻处在死磕的苦行僧状态
这三个坑我都入过,不止一次的爬出来,又一次次掉进去,理智和冲动不停的博弈,起初也是非常懊恼,可“学习”才干在我的前五大才干中,这种不停爬坑和入坑的情况,看起来倒也不奇怪了。
盖洛普优势才干中对于学习的解释,并不是说这个人擅长学习是个学霸,而是指它渴望并享受学习这件事本身。
盖洛普学习才干的官方解释:【学习】能力强的人有旺盛的求知欲,渴望不断提高自我。尤其令他们激动的,是求知的过程而非结果。
即便网络上无数的免费资源和付费课程,都在教我们学的更轻松、学的更有用,可是“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答案从来都在自己身上,如果从来没有回归到自身来找答案,最终不被“自身”接纳的东西,还是会被身体弹出去,这就是浪费产生的原因。
2
个性化学习法
锁定聚焦的学习目标之后,我开始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自己可以持续的高效学习方法。市面上类似的书很多,比如《如何高效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好好学习》等等。这些书有些泛读、有些精读,却没有沉入持续践行,很多方法很难融入自己日常的生活节奏和行为模式中,现实的约束太多,成年人的学习实在很依赖一个轻松、高效、容易上手的学习法。
前阵子在图书馆偶遇《学会学习》,倒是突然激发了我想要更有意识的在学习方法上,从向外寻找,转到向内探索上。
书的封面上写到:
“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开始学习之前,你一定更要翻看这本书,从个性出发,彻底告别埋头苦读”
这和优势理念如出一辙啊,所有的投入都应该要回归到每个独立的个体本身来谈。
书里介绍了16位名人的原创学习法和作者斋藤孝的9种速效学习法,德鲁克、斯蒂芬·金、香奈儿、爱因斯坦、村上春树......每种方法都对应一类学习状态,在“对症下药”的谈学习上,有很多启发:
(1)有干劲,却看不到成果的你--德鲁克“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
(2)想要摆脱学历自卑的你--本田宗一郎的“不请自来学习法”
(3)爱找借口的你--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
(4)无法明确目标的你--歌德的“限定法”
(5)焦虑不安/内心苦闷的你--坂口安吾的“翻字典断绝妄想学习法”
(6)努力却看不到成效的你--村上春树的“体能强化法”
......
为自己的性格、为自己的状态设计一种学习法,是不是看起来显得更诱人,更有动力?
3
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法
早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法”到底是什么?并没有很多人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并且还能有意识的驾轻就熟的使用。
书里提供了几个方向来帮助大家觉察、认识自我,我们这辈子最集中的、高密度的学习就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成年以前我们的大脑思维和行为模式就已经生产,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如何学习的,观察自己的学习习惯、行动模式、以及思维倾向,去找找答案。
1、你是如何记忆的?用什么方法记的最快?
有人喜欢朗读,有人喜欢默读,有人喜欢坐着背,有人喜欢走着背,有人喜欢边抄边记,有人喜欢做漂亮的笔记,有人喜欢结合场景和人物来记忆。
2、你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集中?
有些人喜欢在家里,有人喜欢在图书馆,有人喜欢在咖啡屋,有人喜欢边听音乐边思考,有人喜欢通过讨论来聚焦。
3、你在什么时候最有干劲?
下面提供一个提问的模板,你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句式里的内容做替换,适用于孩子或者成人。
我试着回答了几个问题,果然对自我的学习方法认知清晰了不少。最大的好处是,当自己更清楚的认识到个人特点后,就更加接纳自己的状态,也更有意识的去“设计”这样的条件,自我创造一个高效的个性化学习场域。
青少年版
“总是从最基础的开始”或“会挑战自己喜欢的”;
“喜欢去补习班”或"喜欢不停的刷题";
"喜欢去图书馆/安静的地方学习"或"喜欢去咖啡店/热闹的地方学习";
“喜欢独自学习”或“一个人学习没什么效率”;
“喜欢朗读”或“喜欢默读”;
“喜欢反复复习”或“不喜欢反复复习”;
“喜欢做很工整的笔记”或“做笔记很随意”;
“喜欢用声音帮助记忆”或“喜欢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喜欢预习”或“喜欢复习”;
......
成人版
“喜欢安静的环境学习”或“喜欢开着音乐/电视学习”;
“喜欢先写后搜集资料完善”或“喜欢先找参考资料再写”;
“喜欢固定大块的时间学习”或“喜欢随时随地碎片的学”;
“喜欢聚焦一个领域学习”或“喜欢在不同类型领域切换的学”;
“喜欢独自学”或“喜欢一群人有交流讨论的学”;
“喜欢从书籍文字中学”或“喜欢通过影音资料学”;
“喜欢记录整理”或“喜欢表达或应用”;
“喜欢以考试为目标的学”或“喜欢随个人心情的学”;
......
如果你也正为如何持续高效的学习发愁,不妨试试,有什么好的分享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