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理念新冲击
——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有感
阅读新开端
离月底还有两天多,晚上9点多,我读完了本月共读之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完最后一个字,按照惯例,在最后一页写上“2024年9月28日晚9:10分首次阅毕”这样的字样后,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内心升腾起一种愉悦、自豪之感,忍不住在朋友圈写下了如下感想:“只要给自己定规划,忙还真不是少看书的理由,九月看完了两本教育专著,还陪我班孩子共读完了民间故事《田螺姑娘》,突破了这么多年每月看一本书,至多看两本书的限制,但愿以后能坚持。以此自勉,也作为一种自我监督。”这是最真切的感受,没有半点炫耀之意。自从加入叙事者共读以来,每月读一本书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事情了,从月初开始,那本书一直是随身带的,但是平时很少打开,睡前看上一会儿又会被手机所干扰,所以总要到月底那几天才看完,然后急巴巴地写读后感。我一直觉得,快到月底的时候读书效果是最好的,不会被手机吸引,不会因琐事而耽搁,总能在最短时间内顺畅地读完。同样是看书,为什么前面那么多时间却总是看得那么慢,而后面就几天功夫可以非常快地看完整本书?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月底看完交读后感是最后的期限,没有任何余地了。由此,我觉得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往往可以让自己更有效率地做事情。这也让我萌生了一月至少看两本书的想法。于是我给自己下命令,上半月看颜莹老师的《教育写作》,下半月看共读书目《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教育写作》比计划晚完成了几天,是21号晚上看完的。看完这本后我还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和孩子共读的《田螺姑娘》,随后再开始阅读本月共读之书。算算还有时间,所以思想上又放松了下来,前几天还不是特别着急,真正快速看完是27、28两日,特别投入地看,效果特别好。所以我想9月是一个新的开端,今后每月至少读两本书,我想把这个作为规矩固定下来,这样也可以把我收藏的那些书尽快看完。发朋友圈既是自勉,其实给自己一种自我约束,免得下次偷懒。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向父母们传达了一个核心理念:父母自身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玩具”。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父母们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互动,这本书提醒了我们,作为父母,我们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近几年,出现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在班级中有暴力倾向,往往使得班级无法安宁;有的有自残或者想要轻生迹象,让老师时常提心吊胆……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肯定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最后我们无一一例外地得出结论,这样的孩子和父母的相处一定是有问题的,有的是父母本身就有暴力倾向,孩子学的就是父母的样子;有的是小时候祖辈带大的,往往会出现无原则的溺爱,到上学后接到父母身边,由于缺少沟通,孩子无法得到他想要的关爱,慢慢地就出现了心理问题……
要想改变孩子的情况,父母首先要改变。当孩子出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是一味地指责,而要采用情感引导,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这种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是祖父母无法完全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父母充满正能量,孩子也充满正能量,反之,父母是暴力的,孩子也一定是暴力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是全方位的,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时刻,如生日、毕业典礼、比赛等,父母也要设法陪伴和参与,这对孩子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父母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比任何教育方法都重要。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陪伴和理解。好关系才有好教育,这句话用在亲子教育上也是不变的真理。
避免育儿误区
书中指出了几个常见的育儿误区,包括控制型和放任型育儿、轻视孩子的感受、使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以及使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这样的育儿误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严厉性的父母往往会采用控制型育儿方法,这样的孩子看上去很乖,但是实质上是因为惧怕父母的威胁。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有足够力量反抗父母的时候,叛逆会更加严重。也有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主见,仍旧需要父母来主导生活,这也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控制型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溺爱型家庭或者说现在一些所谓的开明型家庭往往会采用放任型,他们觉得孩子现在还很小,什么都不懂,让他自由发挥,家长不应该多干预。结果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那时候想要管教,无论是惩罚型还是引导型,似乎都不起作用了。最近网络上有一个孩子追着打母亲的视频,看着让人气愤异常,还没成人的孩子怎么出现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呢?评论区上有很多人留言,说这就是溺爱放任的后果。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具体情况,但是这样的猜测真的也不会太离谱,所以无论是控制型还是放任型育儿,都是不对的教育方式。
轻视孩子的感受,其实就是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孩子摔倒了,你认为并不痛,所以往往会说“没什么的”“又没摔痛,自己站起来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语,但是孩子即使没有摔痛,他也经历了恐惧,他最需要的是安慰,这时候父母理解他的感受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摔跤还遭到了旁边人的围观,他还需要化解尴尬,成人以为这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别人不会说什么的。孩子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往往会放大遭遇的尴尬,从而出现心理上的阴影。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安慰化解,那么孩子真的可以“没什么”,如果父母仅仅是用“没关系“这样的话语来解决,那么孩子的内心是无法得到舒缓的,这样轻视孩子的感受真的是一大育儿误区。
使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来育儿是当今父母用的最多的。物质生活条件好后,父母往往不在乎钱。凡是孩子喜欢的,只要是达到了父母的要求,都能通过奖励的方式达成。这样的孩子一时可能因为奖励而产生动力,慢慢地奖励就不起作用了,因为这并没有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这一点其实现在的父母是很少能够明白的。当然书中也告诉我们,奖励和奖赏并不是不要,但是一定要用对。这一章其实我看得也不是特别明白,还需要再去细细品读。
使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这也是现在父母经常用的方法。不好好吃饭就不许看动画片,没完成作业就罚做题目……这样的惩罚和孩子的犯错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只是想给孩子一点教训。父母以为孩子受到了教训,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会记住你的惩罚,但是当你惩罚的时候,孩子由于害怕或者抗拒,改正错误的门会自动关闭,所以你别指望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能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这一点其实我们老师也特别适用。现在的孩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总希望给孩子一点教训,让孩子记住,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放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似乎很有效,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气的作用真的不大。我们很困惑,书中讲的这个观点我是第一次了解,以后有必要和全体教师一起探讨一下。孩子犯错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父母或者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所以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引导,而不能一味教训,采取无效惩罚。
读着这本书,心中总是惶恐的,因为以前我就是这么育儿的,现在儿子儿媳对待小孙子,也许方式方法上要稍微好一些,但是那些育儿误区还是存在的。到底该怎样更好地育儿,从书中可以得到很多方法。真的,育儿过程不仅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身成长和学习的过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观点,都是对我冲击很大的,过后一定还要去细细读,深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