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听说马村王老汉家的儿子王廉清当上了县长,村里一下子炸开锅了,七大姑八大姨总算有侃的了。这让死气沉沉的马村一下子热闹起来,沾点亲带点戚的逢人便说:“我家娃的(大姨,表舅,三姑爹……)如今可是县长哩,咱们呀,也跟着沾了点光,以后办事呀,可方便多了。每每此刻总能惹来旁边的人羡慕:“呀,你家真的是出人才了,你以后也能跟着享福了!”
“可不是嘛,县长这官可大哩,以后在乡里横着走都没问题。”
跟王老汉家没有亲戚关系的,恨不得也沾沾亲带戚,有的回去把族谱翻了几遍,实在找不出有什么瓜葛,只得闷闷不乐。
刘老根是村里读过两年书的人,说起话来总文绉绉的,或许说着说着就引经据典,他也与王廉清青实在没有什么关系,苦思了半天,终于想通了,喜洋洋的也参与到人认亲戚队伍里来了。
人家有理有据、确实沾亲带故的看不过,问他:“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你与人家有什么关系呀!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
刘老根拍着自己不存在的啤酒肚,信誓旦旦地说:“那可不一定,别看现在没关系,800年前我们可是一家人呀!”
(二)
自从王廉清当了县长,可苦了王老汉家门口的花花草草,十里八村的人都来锦上添花,承蒙多多关照,意思意思,略表心意的人踩没了那些可怜的花花草草,吓坏了屋檐下的燕子,徘徊在远处的林子边,不敢回来。
王老汉是个大字不识两个的老农民,干起活来很老实,脸上一天挂着憨憨的笑容,干什么事都像个憨包,总遭人占了便宜。因而被别让人起了个王大憨的外号,据说就是因为为人太憨,年轻时,老婆都给人家拐跑了,他憨兮兮的在村里的人的帮助下,总算追上了妻子,人家以为他会发火什么的,把妻子带回去。但是老憨却塞了几个家里仅有的鸡蛋给妻子,说:“我煮好了的,你拿在路上吃吧,家里苦!你以后跟他好好过……”
就是这傻憨劲,居然居然当爹又当娘的,几十年总算熬出了头,儿子王廉清很争气的当上了县长,他不敢想象,每个来道贺的人,他都拒之门外了,他不知道怎么办,恐怕人家认错人,儿子当上县长,这种祖坟烧高香的事,他是不敢想象的……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冷漠的乡邻怎么突然之间就热情起来了,这让他很不适应,只恍惚觉得,与儿子有关,他觉得他应该问问了,儿子一两年没有好好回来了,都说工作忙,来了一趟就跟做客一样,有时候吃饭也来不急吃,坐上乡下开往城里的车,急匆匆走了!
他想打电话找儿子问清楚,电话拨了几次,当着所有人的面拨的。那边打了几次后终于接通了,机器轰鸣的声音很大,他几乎什么也听不见,只得大声问:“儿呀,你是你爹,在干嘛哟,怎么这么吵?听说你当上了县长,是不是真的?”
他儿子王廉清在那边说:“爹呀,我在上班,有空给你打电话,现在在厂子里,我是线长,不能走开。”然后“嘟”的一声电话挂了。
他给来的人说:“你们别来了,我儿子没当县长,他在厂里上班呢……”但是村里有见识的人说:“县长他爹啊,你别瞒了,这个事儿我知道,肯定是王县长去考察工作了,真是一个辛苦,为民服务,体察民情的好县长……”
一时间,十里八村的都在传,王县长是个好官。这一传可不得了,整个市都知道了,甚至还有电视台派记者过来采访,那些城里的公子小姐,一来看见乡下那“王县长”家里破败的样子都热泪盈眶,尤其是看到刘老根的房子,更是眼泪都流下来了。有好些记者回去,彻夜难眠,连夜写了《县长之父住旧屋,双手劳动不靠政府不靠儿》的报道,其中重点写了房子如何破旧,老人家如何清贫。老人靠双手劳动一辈子,手又如何粗糙,身上衣服如何简陋
等等……
一时王县长的声望高涨,居然获了市里“感动市里十佳好县长”的称号!
村里学校教育孩子时,都忍不住用王县长的励志教材,甚至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用王廉清的例子教育孩子,你看人家王县长都有出息,是个多么大公无私的人呀,以后要向他学习。
国家拨了款下来,县长王廉清,开了一个关于“抓好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分配国家拔款”的会议,会议上面重点强调了乡村困难,应有更多资金向乡村流动,并亲自监督使用资金情况,监督好每一笔资金的去向,会场掌声雷动,开会的人都觉得以后这个县的贫困状况有救了,纷纷支持王廉清居然全票通过……
(三)
王廉清村里的人都有这么个县长而骄傲,甚至有几个年轻的小伙筹了点钱,准备送点特产给王县长。但因为王县长的清廉是在出了名的,大家想来想去,准备送点土特产过去,一是不花钱,二是让王县长感受到家乡人民对他的“关怀”,三是这样王县长收下的几率要大些。
想到这里,他们就出发了,终于在县政府门口看见“王廉清”,走出县长办公室的门下楼来了,并且带上了门。他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朴素的衣衫,看起来也有好些年了,走起路来腰板直直的,意气风发,可神气了……
来见王廉清的几个人中的一个急性子,隔得老远就叫:“廉清!”
旁边的人忙锤了一下他:“别乱叫,得罪了人不好,人家现在是什么身份呀?”
王廉清听见有人叫自己,转过身来,见到几个乡里的人叫他。忙小跑过来:“你们有什么事进城来,我能帮你们什么?”几个同来的人心里一暖:“没什么事,听说你当了县长,我们特意来看看,这是咱们乡里的土特产,为你特别准备的。你可别嫌弃!”
“哎哟。乡亲们,太客气了,这些年承蒙大家照顾我们爷俩,应该是我看你们才是,但是因为近两年升了线长,实在太忙,走不开,老父在家也不知怎么样了……”王廉清说到老父亲,眼眶湿了……
几个人连忙安慰:“县长同志,你不用担心,好好工作,你父亲呀,我们会替你照顾。”王廉清连忙摆手:“别叫什么线长同志,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这样显得亲切些。”
这次见面,几个人心里暖洋洋的,没有想到县长如此没有架子,这让他们十分感动,尤其是与县长哥们相称的环节被他们回到村里大肆宣扬,因为害怕或因为麻烦,没有去的人,后悔的要死,总想什么时候有空就去城里见见县长,毕竟这是与县长称兄道弟,有面子的事,大家更多的是眼巴巴盼着王廉清回来。
(四)
国家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两三年的时间,许多高官陆续落马。
王廉清的做法与那些落马高官完全不同,他出门不用公车,身边也没有左拥右护、围着一堆官员,但是不影响他回乡得到所有人尊敬的目光,他太朴素了,太节约了,听说是要省下钱来,为乡里修一条马路,村里人提起她,赞不绝口,都以他为耀,他每次来都坐村里,为数不多的运营车,车主因为每次都能接到县长,很骄傲,他逢人便介绍自己说是县长的司机……
但是有一天,整个县里都弥漫着一种可怕的气氛,他们清廉的县长王廉清因涉嫌贪污,人赃并获,可能永远呆在监狱里出不来了,这家伙太狠心,竟将用来建设乡村的钱,半数吞进了肚子,甚至还收受贿赂,各种贵重礼品,黄金,古董,现金等等,搞了几千万,连电视台都播了,虽然脸上打了马赛克,但是体型就像王廉清。各家报纸纷纷报道《伪装三年,王廉清原来是真的大尾巴狼》,《最大老虎……》灯光各种谩骂也满天飞,各种不相信和质疑,层出不穷。社会各界痛斥王廉清的种种虚伪假象,甚至在被抓之前还主持召开“反腐败,从加强思想建设做起”的重要会议……
各种言论使马村人脸上无光,也纷纷谩骂了起来。纷纷与王老汉化开了关系,有的甚至过激的拒绝来往,一时间马村人的谩骂声高过其他村子,王老憨家门口再也没有人去了,那些燕子终于回到屋檐上休息了。但是王老汉心里想念儿子,他不相信儿子是那样的人……
但是在他打了几天儿子电话都不接的情况下,他的心渐渐沉入了谷底,越来越相信儿子终究是腐败了,否则怎么会不见有人接电话呢?这辈子不知还能不能见到儿子,王老汉夜夜祷告,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惶惶不可度日,才十几天的功夫,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他觉得脸上无光,也不敢去村子里惹人笑话,说他:“教的好儿子竟是大尾巴狼,专吃老百姓的心头肉,血汗钱……”
(五)
但是一个月后,王廉清,居然回来了,而且坐在一辆高档轿车回来的。村里的人都傻眼了,这王廉清县长不是已经被抓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王老汉听说儿子回来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劲,抄起床头的拐杖出门去了,他心里有一口气,一肚子火,他一定要打死这个不孝子!他心里想。但是当他快走到村口时,见到儿子被乡亲们围了一圈,兴高采烈不知道在谈论什么。王廉清看见父亲来了,急忙小跑到身旁。走近一瞧,急得不得了:“怎么又瘦成这样了?气色还如此差,白发平白无故怎么瘦了这么多?爸,你怎么了?”王老汉气得伸手就用拐杖劈头盖脸的打起儿子来了,说:“你还有脸问?!”然而因为又急又气又好久没吃饭的原因,就两眼一翻昏过去了……
等王老汉醒来,是两个年轻人在照看他,他隐约听到了什么“都误会廉清啊,人家廉清才不是贪官什么的”,他勉强从喉咙里哼了一声,示意两个年轻人说话大声一点,年轻人凑在他耳边说“原来呀,以前的王县长与咱们的王哥同名同姓,但是不是一个人,虽然都是县长,但是一个是一县的长官,一个是机器工厂线束的组长,简称线长,这误会呀,可闹大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年轻人说:“上次去县里见到王哥,从县长办公室出来,那是因为王哥是作为劳动代表去县里反映情况的……”
他们看了眼王老憨,扶他起来,给他倒了一杯水说“王哥呀!只是真了不起,请了一个外省的大老板,要给我们修路,他说要致富,先修路,以后他带领乡亲们致富,这土特产就不怕销售不出去了。”
王老憨心里想,等儿子带外省老板寻址选路线回来,他一定要告诉他,以后别用什么简称,线束班长就是线束班长,别简称什么“线长”,简直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