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R:
片段1 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
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这种状态、呈现出来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别人眼里,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I:
【what】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都意识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开始大量的阅读。我们会根据别人推荐买书,参加各种读书会去读书,拿到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精华部分会划线,也会照抄一些金句收藏起来。看似很认真的读完了一本书,笔记做了不少,可是叫我们再去讲一下读到了什么,脑子一片空白也讲不出一二,只评价这个书太好了。盲目的开启了不断买书、读书的阅读之旅。忙碌的奔波于各个读书会,以自己阅读量为豪,但是自己的收获却很少。
【why】
这样的阅读方式我们只顾着以数量为胜,追求囤积知识,看似很努力的读书,但是生活没有实质性改变。理论和行动两张皮,我们只能看似努力读书,但是生活还是一地鸡毛。长期这样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努力学习焦虑症,越学习越读书越不安,会质疑自己读书到底为了什么?读书懂了不少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3、How:根据原文片段,这个方法和拆书法或者说成人学习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how】
那我们如何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呢?
第一步以自己的问题到导向寻找相应的书籍(片段)。我们的阅读应该是以自己的问题为出发点去阅读或者查找相应片段,而不是以知识为主去阅读,这样的话我们就有针对性的去读书,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别人的书单去阅读看书。这样我们找到的工具就是适合解决我们的问题。
第二步找出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思考作者的解题思路。我们拿到方法工具后不是简单的拿去用或者收藏起来,而是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解决问题,原理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底层逻辑去支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掘思路背后有哪些规律。
第三步研究从新知链接到旧知是什么?思考这些方法还能用到哪些场景里。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哪些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哪些是新的认知,帮助我们提升认知。同时思考这些新知的方法还能用于哪些场景,找到适用边界。
【where】
这个方法用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应用知识的场合。不适合用在一些表象问题、常识性问题或者系统的学习中使用。
4、A1: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描述上泛泛而谈了,你需要一个具体的,符合6要素的例子;
A1:
背景:以前我读书的名单基本都是从网上看来或者听别人讲比较好,我就买来读,很少主动思考自己的问题去有针对性的读书。
经过:去年参加了读书活动,听到大家讲《跃迁》这本书很好,适合当下比较迷茫的人来读读。我也抱着好奇的心态买回来去读了。对于书中的内容我每次读到都觉得讲得很清晰,描述的那个人好像就是我,也看到作者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觉得特别好,但是仅仅只是停留在头脑层面觉得好而已。在自认为比较好的段落简花了不少线,没有自己的思考。大半个月书算是读完了。
结果:可是回头一想我没有对其中一个方法印象深刻,更别提思考和使用了。当别人问我读完这本书有什么收获时,我也说不出一二来,只是说非常经典,适合拿来读读。
自我反思:
1.没有以自己的问题为导向去找书读,只是听别人的建议,自己对自己的问题不清晰,以知识为重心的学习方法并没有让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遇到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我没有去思考和深究作者为什么这样解决,依据的是什么原理,我只是看表面的方法而已。
3.我没有思考自己的旧知识什么,看到新知只是好奇惊奇而已,更没有思考如何使用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中,无法去迁移。
4.读书方法还是从头读到尾,没有选择性的读,全部读完自己对书本知识根本没理解多少。
A2:
目标:未来一个月读《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写出3个思考的读书笔记
1.从目录中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章节去精读。
2.从文中看到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3.搜集自己的旧知,与当下的新知进行对比整合,提升自己的认知。思考这个解决思路还能用于哪些场景,为什么能用。输出阅读笔记。
4.读完书之后回顾自己的读书笔记,巩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