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最近《纸牌屋》第五季又开始播放了。看过这部美剧的人可能都知道,政客弗兰克是一个巧舌如簧的人,抛开真诚和善良这些道德因素不谈,很少人会否认他有这么种能力——好像他随时都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一样;更难的是,大家似乎都被他洗脑了一般,因为很多情况下,即使大家会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多半也会认同他的观点。
那么,为什么有些话我们明明觉得不可靠,也会被说服呢?
实际上,自己对于这个问题也思考了很久,但总是有隔靴搔痒之感,理解得不透彻,直到看了《逻辑思维简易入门》这本书的第4章——评估演绎论证。这章节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感觉用处最大的部分,应该要属围绕着论证展开的两个概念了:可靠性和说服力。
什么是论证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呢?或者我们更关心的,可靠性和说服力有什么实际用途呢?还是先把书中的描述引用出来吧!
论证的可靠性:如果知道一个论证是可靠的,那么我们不仅完全有理由接受其结论,而且必须接受其结论!
论证的说服力:如果一个论证具有有效性,并且它的前提为其结论提供良好理由,这样的论证称为“理性上强制的”,任何一个思考者在理性上都不该拒绝该论证。
OK!以上是概念,如果你看完之后仍然一脸懵逼,看得懂每一个字,但是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那么恭喜你,你是个正常人。
还是简单点,讲概念的方式简单点。在我看来,“可靠性”是绝对的,如果可靠,那就一定是对的。而“说服力”则不然,一个论证有说服力不一定对,它的关键点在于,你提出支撑结论的理由能让大家感觉这是对的,这就够了!
需要注意的是,“说服力”和“可靠性”这两点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有时候它们会相互冲突。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了。在哥白尼提出这个“日心说”理论的时候,受限于当时人民的肉眼观察能力和宗教法庭的干预,“地心说”才是主流的学说,这就是大家感觉对的东西,说服力一流;但是我们都知道,“日心说”才是“可靠性”更好的那个观点。真理虽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是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哥白尼因为提出了“日心说”,触犯了宗教教廷的权威,最终居然被大火活活烧死了!在这个例子里,“说服力”和“可靠性”不仅无法相容,而且造成了这样的惨案,令人唏嘘。
还是回到美剧《纸牌屋》之中,诡计多端的弗兰克显然是知道“可靠性≠说服力”这个道理的。比如,他要想推进一个法案,帮助自己登上权力的巅峰,哪怕这个法案会让上万人丢掉工作,他也会通过制造出一起耸人听闻的惨案来刺激公众的神经,得到公众的支持,得到强大的说服力。
如果你看这部剧的时候足够细心,那么肯定可以发现,每次遇到这两者二选一的情况,“说服力而不是可靠性”才是弗兰克的答案,所以这也是他总能说服别人的原因——这也解释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