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一字一句阅读、思考、实践。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
1)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
人和其他动物相比有特殊的“大脑额叶”,所以具有反思能力。得到反思能力的人类,最终创造了语言,文字,形成了逻辑思考的能力,进而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
思考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读李笑来的书有一种让人想立即实践的冲动,比如看了他盲打,在电脑上做读书笔记,我就迫不及待的来试了,之前看了N多的APP读书笔记的。各自尝试一段时间吧。手机输入应该没有电脑输入快。
2)心智的力量
心智是什么?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到根深蒂固。关于心智的开启,例如“开窍”,“顿悟”,现代心理学术语中的“打破旧的格式塔,重建新的格式塔”。
人与人之间的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积累,最终天差地别。
我承认人会有顿悟的时刻,但我并不觉得心智突然“开启”之后,人人都会像机器一样,不断积累。实际上,很多聪明人道理都懂,却无法坚持实践和积累。重要的是积累,但重中之重的应该是坚持。
3)盲打是否值得学习
有些认识哪怕是常识,也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打字速度提升后,我发现自己不再讨厌在读书的时候做笔记了,因为在键盘上敲字比写字轻松太多。我开始大段地记录感想、有的甚至干脆整篇摘抄原文。
真正体会到读书时做笔记、甚至大量做笔记究竟有多大的好处,我突然明白自己过去拒绝学习盲打的想法是多么荒谬。
如果,哪怕5年前,我花上一个星期学会盲打,那么我可以多写多少读书笔记、多积累多少文字呢?更何况,10多年前,我就有机会,并且完全可能学会盲打。天啦,我浪费了多少时间!
对于用笔记本记录读书笔记,这是第几次尝试了,希望坚持下去,看是否有效果。但是必须承认一点,手写的读书笔记会更加深刻,可能写字时的速度正好用于思考,和大脑匹配度好一点。
4)速成绝无可能,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期望速成,有两个主要原因:
1.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几乎整个社会都在刺激人们发挥这种天性。电视上的减肥广告,朋友圈里的各种培训课,最善于利用人类这一天性的商业机构就是银行了。
2.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是无法跨越的”这个道理。
3.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落入的陷阱,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用什么,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5)未知永远存在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问题和想法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这样可以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6)正态分布曲线,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
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只有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贫困,也只有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富有,绝大多数都属于中等水平。就像一个向下的抛物线一样。
这种资源分布上的不均匀,看上去简单易懂,但古今中外却又很多人拒绝理解和接受它。他们甚至拒绝使用不均匀这个词,而是用不公平取而代之。历史上有无数次战争,从本质上看,不过是因为把不均匀理解成不公平而造成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为所欲为。
资源原本是有限的,经济学里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但无法接受这一现实的人还随处可见。他们选择了——逃避。
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第欧根尼,在意识到资源稀缺的时候选择了逃避,逃避的方式是限制自己的主观愿望。第欧根尼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那我不消费了。我没有欲望总可以了吧?”所以他主张清心寡欲,累了随便找个木桶住下,饿了到垃圾堆里找点剩饭。他也喜欢享受,但是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进而只享受真正零成本的消费,比如晒太阳。
2000多年后,卡尔马克思选择了另外一种形式的逃避,使用幻想。他注意到了资源的“分配不公”,其实是“分配不均”,但无法接受“资源分配与人性并无关系”这个事实。他认为“资源的配置应该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在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解释自己对时间的观察之后,他开始幻想,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没关系。别看现在是这样的,但是,早晚有一天,物资会极端丰富。到那个时候,人们就可以各取所需了!”
事实上,在马克思去世100多年之后的今天,物资和他作出以上论述对比,已经相对极端丰富,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物资依然稀缺且依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现代西方经济学缘起亚当*斯密的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的补充,直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才算是彻底正视资源的稀缺性,明确经济学的根本目的——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理解并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人类花费了将近2500年,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
思考:极简主义主张将消费和欲望降到最低,这是一种逃避现实吗?罗素,梭罗也是主张降低自己的欲望 。了解了一下极简主义,其实是对过多欲望的限制,和李笑来的主要主张也是相符的。极简主义是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物资和欲望,是看到了生活的本质。
极简主义是因为欲望过多之后,在此基础上做减法。
1.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真实的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
2.精神极简。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3.物资极简。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
4.信息极简。精简信息输入源头,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少看微博、朋友圈。
5.表达极简。写东西、说话,尽可能简单、直接、清楚。
6.工作极简。使用有效的GTD方法,不拖延。
7.生活极简。慢生活,不做无效社交。锻炼,穿着简洁,不花哨。
7)时间记录——与时间做朋友(P77)
在我大约20岁的时候,因为度过李敖的一本书,觉得他那种写日记的方法颇有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天的“事件日志”,只记录了事件本身,没有感想和用时。只需每天花费十分钟,后来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我干脆在这个本子上穿了一根绳子,挂在家里洗手间马桶对面的墙上,每天晚上睡觉前坐在马桶上,顺手就写完了。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我都知道自己去年做了些什么,仅就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30岁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做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开始多了起来。
可是,有着这种习惯的我,在2005年读过《奇特的一生》之后,却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过了差不多两年,重新读它的时候,我惊讶地感叹:“啊?我太笨了!这些我早应该明白的啊!”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高级。李敖的时间日志,往往只能记录时间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它们的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
于是,我也开始在自己记录的每一个事件后面加上事件。实践了不到两个星期,我就体会到 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巨大的好处:他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深有体会,记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不写日记不做记录的人肯定无法一开始就认真记录时间,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审视自己的习惯。而我,从初中开始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高中一直到大学记录的比较多。我从2016年开始认知李笑来,读了《把时间当做朋友》,《奇特的一生》,当时对时间的记录认识的比较肤浅,认为只要每天记一记就可以了,过了两年,到了2018年,我又重读这两本关于时间的书籍,发现,除了详细记录,一定要定期总结,深度了解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接下来才有可能准确的感知时间,甚至做出完全可行的规划。
8)正确计划,马上行动(P93)
有人说“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还是要有的,只是在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以我为例。我曾经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发现自己没这个能力完成。于是把计划期限缩短到一个星期。通过实践发现:如果一个计划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竟可以把计划期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后来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直到近30岁的时候,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一年。直到今天,我也依然以一年作为计划制定的最长期限。
依靠这些计划,2000年,我用了半年时间准备各种考试,然后跑到新东方应聘。几经周折终于开始在新东方讲课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把自己变成国外部学生评价最好的老师。再三年后,我了一年时间准备离开新东方——计划创业。后来,我竟发现一年时间不够,于是又用了一年时间继续认真寻找方向……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加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更容易实现。做长期计划是正确且必需的,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做过长的计划。只有一步一步,走踏实。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重要。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我刚开始健身的时候,完全不具备制定有效健身计划的能力。那个时候,我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哪些肌肉群相对强大,所以只要正常练习就好;我也 不知道自己哪些肌肉群相对薄弱、必须有意识地机枪练习。而两年之后,我已然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比例,也知道在什么时间段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最初,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我们一生所做的事情,大都是在试错。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思考:只要做过计划了的人,应该对这些过程不会陌生。我们大多数人就是文中所说的没有能力做计划的人,却往往做出了一些假大空的计划,所以,自然大部分都完成不了。计划和行动都要建立在对自己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正确的做出计划,正确分辨哪些行动可以做计划,哪些直接先行动,这是很重要的能力!
9)自学能力
不夸张的讲,今天的本科教育已经忘了本,本科教育之“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理论上讲,一个人从本科毕业之后,应该有能力自学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具体表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其实,这个机制算不上缺陷,很多时候对我们来说属于“自我保护功能”。而对一个挣扎着发展自己心智的人来讲,这是可怕的敌人。对抗它的方法是,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写出自己当下的感受和困惑。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的人会活的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不断进化自我。
10)勤于思考
综合来说,在全人类中,能用简单且清楚的方式把问题想明白的人几乎不到4%。而这4%的人,绝大多数最终选择了沉默或者成为负面力量的帮凶。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人都有大脑,闲置还是使用,是个问题。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感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的很快。
有些思维训练,其实只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多使用以下句式:
…是一回事...是另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不能使用的句式: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我发现…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要是…就好了
11)调慢生活节奏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在健身房里,你知道如何辨别哪些是已经坚持了很久的人吗?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方式的,专注的。他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然后开始规律地完成当天的锻炼任务,并且补上相当长时间的放松活动。
思考:这里和村上春树说的,如何辨别长期跑步的人一样,长期跑步锻炼的人,呼吸均匀,不紧不慢,有自己缓慢但长期的节奏。
所以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可行的技能,然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点稳步执行。任何人一旦醒悟,再看看身边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人,就会知道他们有多可笑,他们一生都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
12)坚信积累的力量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
有些好习惯,养成得越早,一生的收益就越大。同理,坏习惯也是收复利的高利贷。
举一个重要的例子:“怕麻烦”就是一种害死人的坏习惯。很多人生活的不幸,只不过是在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
思考:因为不怕麻烦,我会尽量认识到任何新的好工具和好方法,自己先尝试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