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随感

最近为了写论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些书,我向来看书的速度之快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别人还沉浸于文字的优美、意蕴的回味和情节的荡气回肠中时,却已经开始了掩卷沉思。

或许是自己不喜欢初看时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也许习惯了速食阅读吧,不过,也要因情况而异,遇上爱罢不能的书一般都是喜欢反复看好几遍的,对于那些打心眼里就不喜欢的嘛,则是走马观花都嫌费时矣。

当然,读书有时候不能率性而为,完全随喜好而定。这时就要凭个人的定力了,用咱们赵老师的话就是所谓的“要坐得住冷板凳”,并苦口婆心地告诫我们,坐冷板凳的功力是决定以后的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当时无比纠结的我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撒心,一切忧郁分子都烟消云散了。于是暗暗下决定:今后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啊。

殊不知这冷板凳哪是寻常老百姓可以坐得住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竟然敢与之叫起板了。 这不又遇到困难了吧,在苦苦攻读的几天时间,养料自然是浇灌了不少,不过却没有完全吸收进去,不由得有点埋怨起陶渊明来了,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还谦虚地说读书要不求甚解之类的话。

这么说可能会招致众多粉丝陶的大声抗议,我看自己还是少找借口,从本身找找原因吧。

首先可能是因为自己看书的功利性太强,好像是为论文而看书,这就会犯下因为一棵树而导致失去整个森林的无知错误。

其次是自己太急于求成,梦想一步登天,基础不打扎实,难道世上还真的能建造空中楼阁不成。呵呵,暗嘲自己痴人做梦。

最后经过自己深刻的反省后,发现最关键的一点是由于自己的心不够静,看书的心态不纯粹,所以到达的境界有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个境界形象地描绘了从困惑到寻觅到豁然开朗的求知历程。

一一对应之下,自己读书的境界竟然还停留在困惑阶段,想起实在汗颜。看来,要想达到最高境界还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啊。

懵懵懂懂的我求学之路还在不断前行,尽管暂时还不能享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满意足,但是不用担心,倔强的我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

虽前行之路漫漫,困难之山重重,吾坚决之心不可改,泰山之志不可移。今以此文谨记: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谭丽

编辑于 2009-10-16 21:3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静安《人间词话》最为出名的一段,应该就是这“人生三境界”之论了。虽然此段对词作并无品析,但是却巧妙的用三位词人的...
    北国异乡人阅读 9,042评论 1 5
  •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很多人并不理解书籍是什么?在我看来书籍就是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你要相信,你正在经历的...
    执灯人阅读 1,527评论 0 1
  • 技术人员的成长道路大概有三个门槛 大家估计听说过清末年间有个词人叫做王国维先生吧。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
    桩i阅读 2,795评论 0 0
  • 学习的高度又在哪里呢?可以理解为多层次。知识的掌握与探索过程有层次,读书的目的与意义有层次,学习的境界有层...
    青青的世界阅读 2,425评论 0 3
  • 2019年5月21日至30日,受邀前往以色列进行为期10天的访学,一路经需经咸阳机场,首都国际机场抵达本古...
    富贵w阅读 4,2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