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固定的公式和定理,灵活多变的题型,让万千学子在思维的迷宫里探索,寻找正确的出口。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对数学中很多的概念、定理、条件、关系非常熟悉并从中发现规律,逐步找到突破口。小学阶段,我们从最简单的认识数开始学起,到后来的加减乘除运算,再到等式和方程、图形和测量等等。我们需要了解其中很多定义、条件和关系,比如小数的性质、加法的交换律、方程里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等等。其实,只要读懂题目的含义,发现其中的规律,就能快速破题。
认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大脑的说明书,通过发散性思维,进行自如地表达。它是英国的东尼博赞在研究笔记过程发明出来的,是一种简单、高效、形象化的工具,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创造力,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广泛运用在学科学习、时间管理、活动策划、计划安排等项目上面。
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条件、运算规则有很多,单靠死记硬背也是无补于事。它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
数学式思维模式
数学式的思维模式大致可以分这样七大类:整理、顺序概念、转换、抽象化、具体化、逆向思维、数学美感。
这里讲到了一个关于数的例子:60的联想。我们可以从数的性质、常识、计算、生活四个方面去发散思维。
1. 性质:60的组成(60个1)、基数(60辆车)、序数(第60名)、相邻数(59)
2. 常识:时间(1分=60秒)、等边三角形(三个角60̊ )、干支纪年(60年相当于一周期)
3. 计算:加法(10+50=60)、减法(70-10=60)、乘法(12x5=60)、除法(120÷2=60)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可以多方向进行思考,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它有四大主要特性:流畅性、独特性、多感官性、变通性。比如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发散思维可以有三个方向: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
案列分享
聚焦知识点(一句口诀的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讲故事、拓展来对一句口诀进行详细的说明。比如:2X5=10。
说一说:
意义:2个5;5个2。
读法:2乘5等于10;5乘以2等于10。
写一写:
加法算式:5+5=10;2+2+2+2+2=10。
乘法算式:5X2=10;2X5=10。
画一画:
OOOOO+OOOOO(2个5);OO+OO+OO+OO+OO(5个2)
讲故事:
1.一个苹果5元,2个苹果多少元?
2.一个桔子2元,苹果的价格比桔子贵5倍,一个苹果多少元?
3.一支铅笔2元,5支铅笔多少元?
4.一排有5个人,两排有多少个人?
拓展:
2个5:2x4+2、3x4-2
5个2:5x1+5、5x3-5
课前预习
预习现状:1.对预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得过且过;2.想预习,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不知从何下手。
预习好处:1.思路清晰;2.目的明确;3.可操作性强。
预习步骤:1.拟定预习提纲;2.认真阅读教材(泛读、精读、研读);3.完成预习导图。
预习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面的相同和不同)
错题整理
概念:读法、平均分、包含除、相关口诀
计算:错看、没方法、审题不明
解答问题:少步骤、审题不明、无思路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用思维导图整理数学知识点,换一种打开方式学数学。主要从认识思维导图、数学式思维模式、案例三个方面分析了思维导图在数学当中的运用。除了课程中讲到的关于数的认识、乘法口诀、认识图形等等,还可以尝试着用思维导图归纳很多数学知识点,比如认识时钟、三角形分类、除法的运算法则等等。
学会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你会发现数学知识原来是一个大型网络,只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学起来非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