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大家并不陌生,辣椒是个外来的物种。早在十五世纪中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1493年,生长在美洲的辣椒率先传入欧洲。
明朝末年,辣椒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站,辣椒首先在陕西等地开始栽培,
八百里秦川的广阔土地上。肥沃的土地,
为辣椒的生长提供的舒适的环境。
秦地所产的秦椒,
以色、味、形俱佳而闻名于世。
作为相伴秦椒发祥生长的陕西人,他们吃法独特,吃的讲究,吃出了文化。在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就是油泼辣子一道菜。
辣椒,作为调味品,从传入中国开始,
似乎就只是菜肴的配角
只听说辣椒炒菜,很少见菜炒辣椒。
而在老陕的心里,
这红彤彤的辣椒,
才是餐桌上的主角。
在陕西人的餐桌上
可以没菜没肉,
但绝对不能没有油泼辣子。
毕竟在陕西以面食为主,“一碗油泼面喜气洋洋,
没有辣椒嘟嘟囔囔”,没有辣椒有个啥吃头?没有辣椒,简直是没了吃面的喜气洋洋的那个感觉了。吃面也就没了精髓跟灵魂似的。
人们先把火红的辣椒剪成段,
再用热锅炒后用槽碾得粉碎细腻了,加上八角、桂皮、花椒、茴香、有的地方区域加芝麻,为了吃起来更加的有香味。搅拌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后撒少许盐,起锅开火烧油,掌握好时间,跟油的温度,等到油温到少微起烟,
八九成熟的油往搅拌均匀辣子面一浇,
一边倒油,一边搅拌,随着热油滋滋啦啦跟辣子面的碰撞声,直至热油没过辣子面,搅拌随着油浇辣子不断的进行着,搅动慢了辣椒被油烫糊了,搅动快了,辣椒面夹生,吃不出特有的香味。不紧不慢的搅拌下,油恰到好处的状态下,辣椒才能发出特有的香味。
合格的油泼辣子,才算诞生。
此时的油泼辣子,
才展示出了它迷人的一面
蘸馍、夹锅盔、蘸饺子或是直接拌面。
油泼辣子都靠直白辣香,
征服着一个又一个关中人的胃。
面食作为老陕的餐桌常客
就没有不辣的
biangbiang面
作为陕西美食代表
更是酸辣飘香,勾魂摄魄
把面条盛进大碗里的,
加上葱花、蒜末、辣椒
瞅准时机
呲啦一声,勺起油落,
油泼辣子的香气氤氲而起。
还有常见的凉皮
软糯的面皮配上黄瓜丝、豆芽
浇上喷香的油泼辣子,
红艳全部粘在面皮之上
皮滑鲜嫩,咸辣爽
从色泽到口感,都足够让人为之一振。
从油泼辣子这道菜上,足可以看得出辣椒在陕西关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