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是一种存留在华夏大地上的最古老的树种,是亿万年前遗留下的树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国树。
春天,春气一动,春风一吹,银杏树光禿禿的枝干上爆滿了鹅黄色的嫩芽,它向人们骄傲地宣布:春天来了!我要发芽了!
夏天,银杏那強大的根系,拼命地吸吮着大地妈妈充足的乳汁,让自已茁壮生长。那一片片扇形的叶儿象抹了一层墨绿色的油漆,绿得发亮,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满树枝繁叶茂,它们伸展着臂膀,象一把把巨大的遮阳伞,把一片片绿阴投给大地,它无私地拥抱着来树下休憇的人们,给大家带来了夏日的阵阵微风和丝丝的凉爽。
秋天,是银杏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节。那满树茂密的墨绿色的叶儿经秋风象点石成金的魔术大师般的轻轻一拂,霎时间变成了千千万万只金色的蝴蝶,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又伴着秋风沙沙落下,把树下的道路铺成一条条金色的黄金大道1,构成了金秋的主色调,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和通向成功的希望!
冬天它挺直着光禿禿的枝干,笑傲凛冽的寒风,迎斗皑皑的白雪,没有哆嗦、没有畏惧、没有颓废,在漫天的风雪中它还是那么挺拔和英武,如同一个个勇敢坚守岗位的战士。
随着四季的变化,银杏向人们展示着不同的风姿俊美,但 所有的人们都觉得秋天的银杏最美,艺术家们都为之而倾倒。
我清楚记得,那几年风靡一时的十字绣,其中最受人们青眯的是那幅以秋天的一排排粗大的、满目金黄的银杏为主题的《黄金大道》。那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时尚,家家户户均以挂上《黄金大道》为殊荣和幸运。改革也找朋友马玲帮忙刺绣一幅,马玲整整花了三个月的休息时光,一针针,一线线,用殷殷心血凝成了一幅“黄金大道”,並配以豪华的镜框,挂在墨池服务部里,作为镇店之宝。希冀用象征成功和财富的黄金般的色彩,给小店带来吉利和财富。
那段时间,“黄金大道”成了家家户户的客厅里的娇客。不仅因它是亿万年前树的活化石,也不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国树,更不因为它的挺拔和秀颖。人们欣赏的是它那深秋时如同黄金般的色彩,用片片金蝴蝶般的叶片铺成的象征金秋的收获,财富与前程的黄金大道。
改革开放后,党的富民政策促使国家经济发达了,军事势力强大了,老百姓的腰包鼓胀了,生活富裕了,国家经济的GDP名列世界最前列了,中国人民的腰杆子直正挺直了!有钱才是硬道理!这也许是“黄金大道”中的国树银杏带来的福音。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散文《银杏》中,担心国人也许吃着银杏的白果,而将银杏真的永远忘记了。这种担忧看来是多余的了。金色的国树已在富裕了的中国人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他们坚信国富民强才是硬道理。
现在的银杏树遍布大江南北,村村落落、大街小巷、庭院里、公园中,到处都见到银杏高大壮实的身影。其一是因为它的古老悠久的基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被誉为国树;其二是因为它的树姿优美和四季的色彩,尤其是金秋。是秋的使者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三也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银杏全身是宝,除了木材和果实,连片片树叶都是提炼工业原料的珍品。作为风景树,银杏更是身价百倍,成了国民手中摇钱树,广大民众均爱之。现在,银杏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有人说郭沫若老先生是否又多虑了?
四十年前,我带着寒中的学生拜读了郭沫若先生的散文《银杏》,至今记忆犹新。今天, 我又重读郭沬若先生的大作,更是受益匪浅。从文中,我觉得郭沬若先生在八十年前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他忧虑的並非是古老银杏自身的存在价值和人们的忘却。而是用国树银杏唤醒国民的团结抗战的民族精神!向国民发出战斗的呼唤!
八十年后的今天,通过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发展经济,振兴中华。国家富强了,国民富裕了,作为国树的银杏也身价百倍,成了国民手中的摇钱树。它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人们至今都不曾忘记它!但我仍和郭沬若先生一样,担心在国民心中忘却和消失的不是银杏的自身,而是与其同存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真、善、美的传统德道品质,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这才是郭沬若先生赋於银杏的真正内涵,这才是我们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必须不能忘却的银杏精神!
我爱银杏,更爱它那丰富、深远的内涵、文化、美德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