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这个词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了,我觉得和顺气自然挺像的。就我的理解,佛系就是一切顺其自然,不积极行动,不主动作为,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态度。
然后我又在网上查了一下,其核心理念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本来,对于这个词我并没有太多的感想,毕竟我有时候也会被人说态度挺佛系。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我不争不抢,安排了活就做,不安排一般也很少主动争取吧。但是我觉得自己做事挺认真的,并不佛系。
突然想说说这个,是因为早上看到一篇帖子,说某明星五十多了还不结婚,采访其原因,说是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比较佛系。
突然我就想起,其实在大龄未婚人士当中,抱持这种态度的人还不少。并且一些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就会写出来,说自己佛系交友。
既然对于一件事情,自己都是“有也行,没有也行”的态度,那么找不到对的人,似乎就很正常了吧?
突然间,我就想到了这个点。
网上很多人会吐槽相亲对象不主动聊天、邀约,回应也非常被动。
但是,被动和佛系我觉得还不太一样。
因为我有个被动的朋友,但是她并不佛系,因为只要你找她,她就会很积极的回应你。所以,虽然她相亲的时候也被动,但是这种并不佛系的态度,让她并没有成为脱单困难人士。
而我所以理解的那些佛系的人,是在整个事情的各个环节,表现都不积极,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既然你都无所谓了,别人肯定也能感觉到,自然也不会选你了。
那打卡式聊天算佛系么?感觉也算吧,虽然看上去是主动打招呼的一方,但是却把找话题的责任丢给了对方。造成了一种,看似积极,实则偷懒。
换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来看看佛系的态度。
我记得很久以前和一个朋友争论过一个话题。当时是我刚开始接触主题阅读,特别感慨有目标的阅读真的高效很多。但是这位朋友却非常不认同,她觉得阅读这事就该顺其自然,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看多了,慢慢会被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的。
我想,这也算是一种佛系的阅读态度吧。其实我并没有说不好,只是作为一个长期阅读的人来说,我能感受到不同阅读习惯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当你保持佛系阅读状态的时候,阅读的书籍是随缘的,可能会很杂乱,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就翻上几页,一年也读不了多少内容,更多的属于消遣。
如果你希望借助阅读来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这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估计得到猴年马月才会体现出来了。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情、拿到某方面的成果,却保持一种佛系态度,那显然有点自欺欺人了。
所以,如果还指望佛系能够找到对象、在某方面取得结果,还不如直接放弃呢。这不是等于许愿天上直接掉么?哪有那么多好事呀,中奖通常也就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