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拆书帮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看完给我留下最深是便签读书法和高质量的提问。
看完这本书后让我很后背发凉和更加焦虑,让我后背发凉的是我这么多年看书的方式是错误的,我从小学到大学到现在工作两年,我发现自己之前对读书的认知是错误的,你说怎么能不让我后背发凉;整本书读了不止一遍,让我焦虑的是自己这么多年在读书中有这么大的问题自己竟然能视而不见,从来都没有思考和反思过。
现在我细细想来,我之前的读书更多是一种“安慰式读书”,某种程度是在缓解心中焦虑,甚至连不求甚解都做不到。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时间被碎片化,好像完整的去读一本书时间非常的少,当我们真的去看完一本书了,但是由于时间不够集中,看一本书的时间跨度比较的长,思路总被打断,看到后边也很难串联起来,越往后看也看不懂有些时候就干脆放下不读了。
就算是读最后就是硬着头皮把书“读”完,这里的读是真的不动脑子的读。然后自己或者别人问自己干什么的时候自己还自信满满说我今天看了一本书,其实在自己心里的某个角落我的心是虚的,我知道我不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我仅仅是把书“读”了一遍。
我们几乎无时无刻的不在被灌输读书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突破,但是我们“读”完后感觉并没有。
这本书我读过后,对于便签读书法真的感觉是如获至宝,之前读书也会往书中贴便签但是并没有想到便签可以用I,A1,A2去记录,我甚至有时候都没有想过读书这件事情还要用别人教。
对于便签读书法主要讲述了是关于读书的三个步骤;第一步I,第二步A1,第三步A2。
I的意思就是用自己的话去重述文中的意思,A1的就是结合自己的相关的经历谈谈对于文中I的看法和对于自己来说你经历的事情,A2是同这个事情我们确立一个尽可能详细的计划关于我们的目标。
举个例子:当我看到时间颗粒度这个词的时候,书上的定义是安排时间的单位,我写的I是:每个人花在一些事情的节点,我的A1:知道这个概念后对于我去理解别人和审视自己又多了一把尺子。当我感觉到迟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时候,说明我们不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我平时没有时间颗粒度这个概念,当做和别人在聊天的时候,聊了很长时间自己都浑然不知,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于时间颗粒度没有这个概念,同时也是显示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时间太长了。我的A2:每天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颗粒度,一个小时为准。
高质量的提问
针对别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不要直接去尝试直接给他们答案我们可以去针对他目前的情况去问一下高质量的问题。
一个概念是“沟通之边界条件”。具体来说,他们产生于叫作“认同偏误”的心理行为:第一,人们重视自己所说的话和自己得出的结论,而不重视自己被人告知的东西。第二,人们重视他们所要得来的东西,而不重视被免费得到的东西,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
鉴于这个我们在提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提高质量的问题:一段男女朋友分手了,当男的问女的:我们为为什么分手,或者换另外一种方式提问: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对于第一种的提问方式女生肯定连回答都不愿意回答,但是对于第二种方式女生就会适当性的去回答女生所提的问题。当我们提到一个很傻的问题的时候,显示自己很傻,同时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最后,《读这本书就够了》书中作者赵周老师也再说,读书不是你非得明白和通读全书,去把每一个篇说讲述的内容弄清楚。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一本书中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去弄明白全部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去拆出对于我们有用或者对于目前的我们有用的东西就好了。
比如我前段时间再看一本管理的书,我现在想想很可笑,一个刚入职的设计师,我看这个有什么用,无乱是在职场还是职场之外我目前这段时间都是用不到的,那对于我目前来说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有些人可能说我们现在用不到不代表我们以后用不到,但是我们不了解的东西那么多,难道我们要一一的都要去了解一遍吗?肯定不需要的。
我甚至最近一直在感觉当我们感觉自己用到什么的时候在去学习的时候我们都不会晚,在这种驱动力下我们可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我们知道自己欠缺在哪,学习起来我们的目标明确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直指问题核心。
之前一直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学习任何东西不都是从不会到熟练的结果吗。犯错了,爬起来,继续走。
犯错了,知道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在哪,爬起来,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在哪然后去针对去寻求突破,找到方法。继续走,有了方法我们下一步就是我们的行动力。当我们知道自己错了或者知道自己欠缺什么,自己仍然还是不去学习这种才是符合书到用时方恨少。
写在最后,我特别喜欢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写的一句话:掌控过去的人也掌控着未来,而掌控当下的人则掌控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