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胥永强
今年十月份,王托弟已经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黄土地的女儿》。非常巧合的一天,我在浏览手机信息时,突然看到王托弟在天水秦安县玖天书城举办新书乡友共享会的信息,喜出望外,很快她的两本书都通过网络买到手了。
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我读完一个多月了,迟迟未写点文字,在网络上也看过好几篇关于这本散文集的读后感,都非常感人。我和王托弟是同县不同镇的老乡,相距约七十公里,虽经历不同,但对她内心中“回不去的故乡”,我是感同身受的,也想写点文字。
天水秦安县六十多万人,被誉为“羲里媧乡”、成纪。文化璀璨,历史悠久。全县山多川少,盛产优质桃、苹果、花椒等,经济比较落后。
读完王托弟《回不去的故乡》,我深深地被她的文字所感动。她是地地道道农村长大的孩子,大西北的黄土高坡、梯田、河流、果园、道路、野味、美食、秦腔、各种乡村故事都早已深深地融入她的生命里。她所在的秦安县陇城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说伏羲、女娲生于陇城,名胜古迹有女娲庙、女娲洞、齐家文化遗址、西番寺遗址、三国时期古街亭战场等。
王托弟出生在一个物质贫穷,文化相对富裕的家庭环境里。她散文中的“耕读第”是一种优良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很羡慕能在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成长。在优良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中,一个人会更容易受到文化的熏陶而不断追求更加进步的东西。王托弟很小的时候受长辈的影响酷爱秦腔艺术。西北五省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流行秦腔。我们小时候也经常去看戏,其实就是看秦腔。人们常说:“会看的看戏,不会看的看热闹”。别说小孩子,大人真正懂戏的人也不太多,会唱戏的更少。王托弟却是一个正宗的秦腔迷,她会唱好多好多秦腔名剧,这是极其感动人的。小时候我也听过很多秦腔名字:《大登殿》、《二进宫》、《三娘教子》、《三对面》、《斩秦英》、《三滴血》、《拾黄金》、《张连卖布》、《庵堂认母》、《秦香莲》、《陈世美》、《金沙滩》等,可我连一句秦腔也不会唱,所以非常佩服王托弟,她和我年龄差不多,却能演唱很多秦腔,的确让人无比崇敬。
从她的散文集里可以看到:她家里小时候经济也很困难,她也吃过很多苦,放过羊。农村的艰苦生活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可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一家人其乐融融、和睦团结就是最快乐和幸福的。王托弟学习一直很认真,靠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在远离家乡的北京上学。
她大学毕业后,北京的工作单位和宿舍很远,每天上下班需要四五个小时。她在地铁车厢里断断续续地敲打出了20多万字的文字,记载着自己的所感所悟、所见所闻、快乐和痛苦、血浓于水的亲情、珍贵的友情、浓厚的乡情和难忘的爱情……她用文字记载着自己的世界,也记载着世界中的自己,更记载着两者之间一个炽热的,对未来充满无限梦想和希望的美好的灵魂。
王托弟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农村的人,农村的事,农村的景色,农村的一切都时时刻刻让她牵挂着。尤其是亲情,血脉相连的亲人和家庭,是她永远的根,魂牵梦萦里想回去的地方。一方面,她结婚了,有了在北京的工作,新的家庭,小孩,她必须做个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妈妈,单位的好职员。一个女人为了生活、工作、家庭奔波不已时,是令人心疼的。几千里之外是她永远无法触手可及的想念的家。北京即使再繁华、热闹、富裕、时髦、前卫、开放、文明、现代,无论怎么说,都像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没有灵魂的城市,不像老家的一切,陪伴着自己成长的那些充满感情和故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是一条早已干涸的河流,让人感到亲切。
王托弟是让我感动的。她离开家时刻想念着家里的一切。在外地又悉心照顾自己新的家,努力做好本质工作,靠业余时间写作,已经出版两本散文集,分别是《回不去的故乡》、《黄土地的女儿》。她是天水秦安的骄傲,她的文字也为秦安悠久、丰富的文化融入了更好的营养。从秦安走来,她的才华、智慧和文字越来越惠泽更多的人。外地人也会更加熟悉一个西北文化名镇,本地人则会因为像她这样优秀的人而更加对未来和明天充满希望,更加文化自信。
《回不去的故乡》中,除了书写亲情、友情、爱心、乡情外,还有很多发生在小时候家庭的故事,北京的故事,个人成长的故事,关于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王托弟已开通个人公众号“王托弟的栖息地”,更多文章都可以读到。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最好读读她的两本散文集,感受下这样一颗充满爱心的灵魂笔下记录的令人感动的故事。
王托弟既是农村人,也是城市人;她带有农村的气息,也享受着城市的美好;她继承了农村人的纯朴和善良,也在大都市摸爬滚打;她在法律工作中一丝不苟,也在文字的世界里畅想未来。她是个迷人的女子,让人感动的女子,也是个新时代的充满智慧的女子。
读她的书,你不会后悔。王托弟,期待与你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