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我有幸加入了读写营第九期的学习,聆听月儿老师的教导,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特别是第四讲,我听了之后,又将讲义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写下了这些收获。
首先对语言水准的提高,我赞同月儿老师的五个观点:感受力的练习、想象力的练习、词汇量练习、练习静心、练习沸腾。
所谓感受力的练习,也就是“五感”的练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不管成人还是学生。用“五感”方法可以把事物形象地描述出来,但需要丰富的词汇,所以感受力的练习总是与词汇量的练习结合一起进行。而词汇量的扩充,则可以采取摘抄笔记的办法,记下些优美的词语句段,特别是你喜欢的作家的书,多读、多背,我还喜欢背诗词,去体味诗词中语言所描绘出的优美意境,经历一种情感的熏陶。
想象力的贫乏,也是我的一个致命的弱点。从前写过的看图大作文,就是由于想象力的缺乏,使得故事情节不够曲折生动而流于平常,不够引人入胜。月儿老师说练习想象力的方法只能是练笔,从每个小短文的练习上,找到自己寻找想象力的能力和突破口,我决定按老师说的方法去练一练。
通过阅读有趣的书籍也有助于打开思维,并获得写作素材。加上刻意的练习激发我们创作的潜能。
而静心和沸腾则是我们两种截然相反的写作状态。当我们冷静下来写文会有通透感,会有一些对人生的感悟。而当我们饱含激情去写作时,这时的作品会有很强烈的感染力,但往往会流于浅显不够深刻。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激情状态写下的文章,等到冷静下来再去修改,可以得到一个更完美的效果,有点像打铁,先把铁烧红了激情锤打,再淬火冷却,打磨和抛光,便得到了一件光滑而锋利的铁器。
这是提高语言水准的一些方法,很实用的,来日尝试一下。
再者是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功力的提高。月儿老师说可从三方面去练习:一.刻意去做场景练习,二.情绪练习,三,练一段长镜头的描述心理变化过程。
一刻意的场景练习好做,在身边找到一个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环境,试着把自己同他的交往和交往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写下来。
情绪练习,悲剧比喜剧更能产生共鸣,因此,写悲伤的心理更能练习笔力。
长镜头的心理描写也是一种刻意的练习,心理描写可以是大段大段的。小说的好看,除了好看的故事情节外,还有就是惊心动魄的心理描写。
再次,作品中的对白的描写及其深层次的作用。对话的流动性及对主题的服务性。
对白不能千篇一律,不必出现太多的感叹词。对白的设定和人物个性的设定有着必要的联系,主线人物的个性与副线人物的个性一定不能雷同,对话里也不能总是一个语气,这是对白的流动性。
对白是服务于主题的。对白是必须服务主题的,不必用固定的词汇搭配,哪个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下一个人物的出场的铺垫等等,都是要有谋划的。
最后是小说结尾的要求,写出一个漂亮有力的结尾。
正确的价值观,深刻的思想,会让小说的结尾很有力,而极度恶后的原因与表面善后的别有用心的描写属于小说的写作技巧,它可以使结尾更漂亮。
以上即是我对月儿老师关于小说创作第四讲内容的收获,争取学以致用,提高我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