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银发经济” 搭乘上数字化的快车疾驰前行。然而,在这一进程中,部分直播间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 “触网” 的老年人,以养生之名,行诈骗之实,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此,亟待各方携手破局,守护 “银发族” 的幸福晚年。
直播养生骗局的套路可谓层出不穷。一些所谓的 “医学专家”,凭借着虚构的光鲜头衔,在直播间里口若悬河地讲授养生知识,实则是为了将普通保健品吹嘘成 “养生神品”,哄抬价格,诱使老年人慷慨解囊。他们先是以专业形象获取老年人的信任,而后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产品推销,通过公域转私域的导流方式,在相对封闭的 “私域直播间” 中对老年人进行深度 “洗脑”。这种 “温水煮青蛙” 式的诈骗手段,让许多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陷阱,有的甚至为此倾家荡产。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成为这类骗局的受害者,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从心理层面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许多老年人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对健康的渴望愈发强烈,健康焦虑成为他们的 “心魔”。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往往愿意尝试各种可能带来健康的方法,哪怕明知可能存在风险。同时,处于 “空巢期” 的老年人,因子女陪伴的缺失、社交圈子的缩小,内心充满孤独感,对情感慰藉有着强烈的需求。直播中商家营造的虚拟空间,亲切的称呼、同龄人的聚集,让他们找到了情感寄托,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
这些直播养生骗局的危害不容小觑。于老年人而言,购买高价且无效的保健品,不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还可能因延误正规治疗而加重病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从社会层面来看,此类骗局的泛滥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侵蚀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引发了公众对网络消费环境的信任危机。
为了有效打击直播养生骗局,切实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各方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严厉查处虚假宣传、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普法宣传教育,通过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让老年人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防骗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直播活动的载体,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直播间的审核与管理。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对主播资质、直播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严禁没有相应资质的养生直播和短视频上线。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立即采取封禁账号、下架商品等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子女在守护老年人权益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陪伴与关爱,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阻止老年人陷入直播养生骗局。同时,要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教会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识别网络诈骗手段,让老年人在享受数字时代便利的同时,能够安全 “触网”。
守护 “银发族”,让他们能够在数字时代安心享受晚年生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通过政府、平台、子女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打破直播养生骗局的 “局”,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