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文法吏吏治天下,汉廷儒生文吏并用,王莽变法重用儒生。到了东汉,士大夫阶层文法兼修。许多儒学世家子弟,也善律令。许多熟悉律令的士人,也明经学。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曾在长安太学学习。
儒者往往注重教化与文艺的素养,但不通律令之要,而刀笔吏则更注重实际的效率和效果,但不讲求道德教化。恐怕统治阶层也意识到这一点。最初儒与法可能是互不相容,看不顺眼的关系。后来发现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儒法兼修。这才是士大夫要具备的技能,也是国家机器传承到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形势。
当然儒法兼治,这不是解决一切弊端的公式和万金油。下一节课会讲到外戚与宦官这两股势力造成的皇权旁落。从东汉初念由于王莽乱政造成的举兵必称刘,人心思汉,到东汉后期不把汉室当回事,军阀割据。当然东汉其它内容还很多。这节课只说东汉初期专制强化,法的精神的回归,儒生与文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