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曾经是我们妈妈圈里公认的神一般的存在,大家都叫她“超能妈妈”。她学历高,985高校的硕士,因为父母和公婆都不能过来帮忙带孩子,自己忍痛放弃前景不错的职业,辞职回到家里亲自带宝宝。
关于带孩子,杰西充分发挥了她的学霸特性。在怀孕时她就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孕期营养健康和育儿类的各种书籍,上了不少妈咪论坛,关注了很多育儿专家的微博和公众号。她不仅学习,而且还记笔记并逐渐运用到自己的育儿过程中。用她的话来讲“当妈是一种职业,而我们都需要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指导实践是很重要的”。虽然周围的妈妈忍不住吐槽她的态度和做法,但是有了问题都喜欢找她咨询一下。
除了知识储备大,杰西动手能力也超强。宝宝早期的各种辅食她大部分都要自己来做,鱼泥肉泥蔬菜蛋黄泥,以及后来的很多营养面条,鱼汤面,鸡汤面,排骨面,小馄饨和肉圆等等。而这些连同一部分家务基本上都是她趁宝宝睡觉或稍微可以自己玩一会儿的时候做的。连小区里擅长给孙女做营养餐的奶奶都说佩服这个姑娘。我也是自惭形秽,因为我们家宝宝除了吃奶粉然后和大人一起吃饭之外,我很少单独做食物给她吃了。
不过杰西真正让大家佩服的还是她对吸收过的育儿理念专业又严谨地实施。比如,她奉行育儿专家关于宝宝长身高的三大要点:营养、睡眠加运动。严格控制宝宝的作息时间表,中午12点和晚上8点都有闹钟提醒必须要准备睡觉了。早起不晚于七点,午睡不超过两点半。
坚持每天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不少于两小时,天气适宜的时候,她会去远一点的公园,在外面玩四个小时以上。充分的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以及一定量的运动对小孩子的身体成长和免疫力提高以及良好性格的养成都有很好的作用。她经常这样跟我们讲,也鼓励别的妈妈一起带孩子出来玩。
当然作为一个真正的学霸妈妈,她更不会忽略对宝宝的知识启蒙。她家里有一个专门给宝宝的小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幼儿绘本和卡片书。她还有一个宝宝玩具柜,三个抽屉里装了好多积木、雪花片、数字和识字卡片。而且她还充分利用资源,一岁半就给宝宝报名上一周一次的早教课。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她的宝宝,两岁半的小姑娘沐沐,个头真的看起来比一般同龄宝宝要高至少二三公分(她和老公身高分别是158,172,都不属于高个子)。沐沐不到两岁说话就很清楚了,还会背一部分《三字经》,十几首唐诗,唱十几首儿歌,认识10个数字等等。所以她的努力还是有很大效果的。她成了小区里和社群里不少妈妈学习的榜样,可是不是每个妈妈都能做到她那样;甚至在我看来,不是每个妈妈都需要做到那样。
作为她的好友,我是少数可以近距离接触她,给她帮助听她诉苦的人,我深知这其中的辛苦和不容易。请大家不要忘记,她是一个人在做这些事。
她前段时间给我打电话比较多,跟我讲宝宝晚上十点还没有入睡时她的烦躁和焦虑;宝宝开始有逆反心理和行为时她的气愤和无助;以及她忙到没有时间做面膜甚至洗头发都没有时间,因为每天给孩子的时间表也是给她自己制定的时间表等等。当然她更是几乎没有时间去学习和巩固她的专业知识或个人提升,看着以前的同学同事都做得风生水起,这也让她在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无比焦虑,甚至失眠。
虽然她的老公非常爱她,也一直支持配合她。但是大部分事情终归还是要她自己来做的。她越做越累,我看着都觉得累就劝她调整一下。
我把一篇关于80分妈妈的文章拿给她看。里面讲到妈妈的个人状态是会影响宝宝的。她能不能愉快地和宝宝相处可能比营养和睡眠对宝宝的影响更大。
她的老公也鼓励她放松下来,并提议她给宝宝上半天的托班,让宝宝提前接触一点集体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的杰西有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可以听着音乐做做家务,练练瑜伽,看看书,或者烘焙面包,准备一家人的晚餐。12点钟去接沐沐,她已经放弃对学校午餐是否有营养的纠结,让沐沐在托班和全托的宝宝一起吃午饭。
现在的杰西完全脱胎换骨了,整个人神采飞扬。她说,回看之前那段压力巨大的时间,如果不是宝宝足够大可以上半天托班的话,她也许还是会咬牙坚持下去的。不过现在她已经淡定了很多,也想对那些努力做到极致的妈妈说,不要执着于做到100分,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妈妈的健康和快乐是对宝宝最好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