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真的来了,昨夜一场贵如油的春雨,把小区的花都叫醒了,连翘、迎春花、杏树花、玉兰,它们好像每一个可爱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招惹”着你的关注,好像在说“快看我,快看我”,今天早晨,我们的分享,先从一个思考开始
如果用一种花,来代表你期待成为的自己,那是一朵什么花呢?记得哦,是你期待成为的自己。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每一次分享,都先从一个“你觉得”开始,从颜色,到动物,到一朵花,如果你一路跟随下来,你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心中模糊的感觉,会因为这些东西,而变得清晰,其实,我所做的,就是我们成长中一个一生的功课,叫做"自我认知"也可以叫自我觉察,把我们心中的想法,化成可见的东西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对自己的认知,多了一分,这个方法,叫做“艺术表达”,感觉是不是比语言直接的表述,更容易更清晰?
其实,这个方法,在我给孩子上课的时候,经常使用,去帮助我的孩子们,用一样东西,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在去年暑假,我甚至用了画面具的方法,让他们在面具的正面,画上一个“自己期待的模样”,在正面的里面,画上一个“不想被看到的自己”,从11岁,到22岁,如此大的年龄跨度,可是每一个人在后面的解读中,都能说出每一个自己画的部分的寓意,可见,虽然他们小,可是,他们对自己的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并不比我们差,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心的指引下,这个面具,其实就成了他们人生的目标,想想看,我们一生,不就是在努力找到那个答案——“我是谁”吗
所以,试试看,在生活里,经常用这个方法,去看看自己,你会发现,心的变化。
说起来有个有趣的事情,就是有一次我和一个4岁的孩子和妈妈谈话,我用动物来让他们说说自己,妈妈拿出一只猫的卡片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猫,乖巧的女孩,结果孩子拿出一张老虎送给他妈妈说,你是这个,这个妈妈才忽然觉察到,原来,他在家里有多凶,看,说一万遍,不如一个意象表达的更明白。
其实,我们不仅活在自己的心里,也活在别人的心里,甚至可以说,我们今天是谁,是关系的塑造,曾经的原生家庭,今天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在这所有的关系下,我们被塑造成了今天的我。
诚然的说,一个孩子是如何长大成为这个样子,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祖孙关系。。。这些关系就像风,如一个看不到的雕塑师,把孩子,雕塑成了今天的模样。
说到这里,今天,我来跟你分享的主题,也就是,我们创造一段什么样的关系,对孩子,是心灵的养育。
我的分享的特点,就是长,辛苦你了哈哈。因为每一次,我都好想在前面给你一点自我觉察,我相信,随着日积月累,即使每周我只能陪你一次,但是也会帮你成为一个,更了解自己的人,相信我,随着这样的觉察在你心里多起来,你会发生改变。
我们总说,我是谁,和别人有什么关系?或者说,我要成为我自己,其实,那个自己,一定是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有个哲学命题在心理学上,是个非常经典的思考——如果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在我们脑海中,还会有“我”这个概念吗?在我看来,那真的就没有我了,因为之所以有“我”,是因为有“你”,他们是携手诞生的认知。
2004年,当我第一次举办精英成长训练营的时候,(现在想想真是年少无知)豪情万丈的我和团队的小伙子们,以“有痔青年”的状态,和孩子们在一起。那时的精英成长训练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励志训练营,讲的都是如何成为成功的人,成功人必备的品质,如何成为领袖,那时候的营地,现在想想,真的是激情四射,每一天,孩子们都被我们的豪情点燃,然后被各种成功所诱惑,那时站在台上的孩子们,就像一个个复印机,举手投足,说出来的话,都是“成功的人,不怕失败,所以,我必将在人生中乘风破浪”,说实话,那时的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充满自恋的说,瞧,这些孩子,是我培养出来的。
今天想来,那时的我们所讲的内容,其实和父母嘴中的道理没什么差别,只是我们更有激情,更有活力,那时的精英,更重视课程本身的形式和内容,换句话说,我们更重视我们讲了什么,讲的是不是够精彩,够正确,是不是人生的真理。
看,像不像我们父母的角色,我们更关注的是,我们是不是给了孩子正面的引导,是不是带给孩子所谓人生的财富,是不是引领着孩子,走向了成功的彼岸,想想看,如果真理是个人,那当初的我,一定是怀抱着真理,看着对面的孩子说,你要像他一样,不管你怎么想,总之,我爱他,所以你想我爱你,你就要像他一样。于是,真的会有渴望被爱的孩子“飞蛾扑火”,但,今天的你,看到这里,你觉得,那是爱吗?如果有一个你爱的人告诉你,你必须成为另一个人,我才会爱你,我想,在这段关系里,你一定好辛苦。
可是,即便如此,精英成长训练营,还是会有很多孩子喜欢,跟随,成长。那个时候,我们以为是因为我们讲的好,道理对,所以孩子被我们的理论臣服,今天想来,真的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虽然我们讲着他们永远都做不到的道理,虽然,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理想中那个人,但是,我们这群20岁出头的小伙子,却和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奇葩的关系——“下课玩玩闹闹,上课正经八百”,所谓亦正亦邪,那时候我们晚上带着孩子在营地里抓蚂蚁,逮知了,洗澡泼水,吃饭抢菜,到哪个营地,人家都形容我们是“团伙”。那时候,是这些事情,让我们和孩子创造了一个关系,叫做“伴儿”,在孩子心里,我们就是哥哥,虽然一上课就大道理,但是,一下课,就“原形毕露”,换句话说,上课是云里雾里,下了课,却是人间烟火,那时候,我们没有教孩子什么,其实我们就是陪伴了他们而已。也正因为此,从第一期营到现在,孩子,都叫我段哥,却不叫老师。当然,说来难过的是,从去年开始,孩子们不那么容易叫段哥了,人到中年的我,开始被叫老段。
停在这里一下下,我们来看看,这段关系,是一段什么样的关系,它是如何影响孩子的。我们把它来比较亲子关系的话,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教育中,缺少的是“人间烟火”,随着孩子的长大,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一起疯了,也许不知不觉,你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永远正确”的哲学家,面对孩子,除了学习、考试、补课、就业,就没什么话题,也没什么事再和孩子交集了,甚至,就算出去玩,都带着心底里的政治任务,看到一朵花,孩子说,看这花多美,你的回应是:真美,你看,一朵花,之所以开放,是因为他们经历寒冬,多么坚强,所以孩子,你要学这朵花,要坚强。看到一棵树,孩子说妈妈这棵树好高,你的回应是:孩子,人活着就要像树,挺拔不屈。。。。。。
我打赌,你会把天聊的死死的。因为,在这段关系里,你已经不再像个人了,更像一个老学究,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单纯的快乐,时时刻刻都想着“正事”,这样的人,谁见谁躲。
人,是被关系塑造的,我们人与人之间能建立起关系的过程,大多数都不是正事。
试想,如果你和你的同事,只聊工作,你们的关系,会有发展吗?当有一次,你在办公室里被孩子气哭了,这个人开始和你在“非正事”的事上产生了交集,你们的关系,才有所发展。如果你只和一个人业务往来,你们算是做生意,但是不算是朋友,什么时候你俩出去打了个球,喝了顿酒,你俩就从单纯的业务关系,发展出了“感情”。同样,你的孩子上课下课,除了学习和提问,不和别人聊没用的,他们永远是同学,没法成为朋友,真正让他们成为朋友的,是下课后不聊学习,单纯的玩,建立起来的,可见,关系,是靠生活,是靠“烟火味”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正确与否建立的。
而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而是一段在生命里,最深,最浓,最无法割舍的“情感”关系,情感,不是靠正事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烟火中熏出来的。所以,想当年,虽然我们在课上披着成功学的外衣,说着无人能做到的真理,却依然有孩子长久的跟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课讲得好,并不是孩子们被我们的理论折服,而是那些年,年少爱玩的我们,和孩子们建立了起了朋辈的关系,那种友谊,不是讲出来的,是玩出来的。
、这一段的理解,其实也是今天想来,才悟出来的,关系,决定了一切,想当年,就算说的都是鬼话,孩子依然会听,是因为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如朋友。
从2004年,我们就这么和孩子玩到了2009年,我和孩子称兄道弟,有时候在营地里都感觉自己不是办教育,倒像是开山头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开始更像一个老师了,玩的少了,道理更正确了,甚至可以看透他们的心思,当他们在课上面露不悦的时候,我会坚持的说:我知道你不爱听,别逃避,不爱听是因为你就是我说的那个人。在这个阶段,我必须承认,我讲的道理,更接地气,更直入人心,能穿透到孩子心里,印象很深的是,2011年的某一期营,我在第三天看着孩子们涣散的表情,我怒了,用讲道理的方式,骂了他们3个小时,孩子们被我训的,低着脑袋,无地自容,最后一天他们说,段哥,你把我骂醒了。那是一个今天想来非常糟糕的经验,因为从那天起,我开始用训孩子,当做我教育他们方式,我的课,越来越犀利,越来越喜欢用“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来作为开头。从那时起,营地里的孩子开始分化,有些习惯被骂的孩子,因为我训到了他的心里,会找我痛哭流涕的谈心,而更多的孩子,会展现出“上课无神,下课精神”的状态,俗称二皮脸。那真是我教育中的一段弯路,当然没有弯路,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了。
这段弯路的登峰造极之作,就是精英成长训练营的84期-86期这三期,这三期营,我的开营仪式,是这样讲的“你知道你为什么来吗,你的父母把你养到这么大,到今天对你无能为力,花钱把你送到这里来,让你改变,这不是你的荣幸,这是你的耻辱”,我打这段字,都把自己恨得牙根痒痒,很不得在记忆里擦去这段记忆。大家可想,开篇的话就如此难听,后面的课,会是什么基调。那三期,在我印象中,是没有笑容的,课上课下,没有笑容,课程到第三天,有一个专门为了让孩子开心的励志故事,每一期都会讲,就是我的大学四年如何从草根成为学生会主席的故事,那是一个可以让孩子连续笑3个小时的故事,在那三期里,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下面鸦雀无声,可见,那时营地多么压抑。想想看,像不像今天很多家庭的样子,没有笑容,空气里每天都是压抑和焦虑,谁看谁都不顺眼,可是,却依然必须在一起呆着,就这么日复一日的煎熬着。
那时候,连整个团队,都被我带的无比焦虑,那时候一下课,晚上,所有带队老师都会一个个找孩子谈话,看起来很负责对不对,老师每天找几个孩子单谈,去说他的问题,他应该怎么改变自己,做思想工作,各种做的结果是,孩子们无感,老师疲惫,那时候的教育,在很多孩子身上,是无效的。当我们把一个人看作是“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法和他建立起关系来,当我们开始拿心中那些“期待”去看待眼前这个人的时候,除了不顺眼,大概没有别的感受了,所以,那段时间,精英成长训练营,就好像一个“问题解决中心”,我们把一个来到这里的孩子,假定成“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孩子”,于是遇到学习好性格好的,我们就发愁了,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切入去改变他,现在想想,那段关系,得有多糟糕。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很多孩子的感觉就是“我妈妈没有看我顺眼的时候,我做什么都不对”,我承认,我当年那也是用心良苦,也是苦口婆心,也是没有私心,但是,当那段关系成为了改变与被改变的关系时,一切,都是枉然。
但是,你一定好奇,这样的营,怎么还有人来,孩子怎么会回来,那几年的学生,依旧有愿意回来的,去年暑假,还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第一时间就回来做老师,你想想,他们肯定不是受虐狂。
那么除了一天到晚琢磨着怎么改变这个孩子,我们还做了什么,让孩子觉得好呢?这个阶段的营地,我们没有时间玩,我们一天到晚找问题改变他们,但是,当他们有情绪出来的时候,当他们不舒服的时候,当他们被说哭的时候,我会安慰他们我会允许他们做不到,我会告诉他们没有关系,我会拥抱他们。我得说,那时候,在孩子眼里,脱去了老师这层皮的段琦,是温情的,虽然那时候,孩子都不大愿意搭理我在课下,但是在营地里,当他们真的烦了,反了,我是会退让的,我是会道歉的,虽然“贼心不死”,但是,在孩子眼里,这个人,是有温暖的部分的。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那几年的段琦老师,是一个“犀利、严格、啰嗦、但温暖”的老师,很矛盾对吧。当年,我记得,当一个孩子在台前吐露心声的时候,我是会心疼他到哭的。在那个时期,我跟孩子建立起了一个奇葩的关系,想到这个人,他们觉得不坏,想到这个人有亲近只感,但是,不敢靠近。那三期,改变的孩子不少,但是,他们并不为自己的改变开心。并且,今天回忆里,忽然间发现,那几期,逆反的行为,最多。透过这个部分,你就可以看到,逆反,其实是在关系下,互动出来的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我也是一个非常在意和孩子的关系的人,那几期,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把心都掏给了你,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可是为什么你跟我不亲?我想,这是很多父母的痛苦所在,答案就是,“在你的眼里,我是个问题”,这样的关系,不可能亲近。
从87期精英成长训练营开始,我做了一件,我认为改变了精英,给变了我,改变了整个团队的事情,在营前的准备会上,我把所有家长写的孩子的材料,当着所有老师撕了,并且告诉他们,撕掉的原因,是因为如果你看了,你就会觉得这是个问题孩子(可见,所有家长写的东西,都是在告诉我们,这个孩子有多么糟糕,其实,他们并非如此),撕了,你就才可能和这个人,真正在一起,你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人。那一期的准备会,我让所有老师做了一个体验,我让几位老师围成一个圈蹲在地上,我站在外面,读家长写的材料,也让一部分老师站在圈外去说一些他们对这些孩子的看法,比如“这孩子就是不认真,没自信,没目标。。。”,“你还不改变吗,不改就完了”。。。。,我让里面的老师蹲在地上去感受,我清楚的记得,有几个男老师,在里面听着听着,攥起来拳头。。。。
从87期,到92期,我们整个团队,都在自我修正,甚至有点矫枉过正的修正,那就是,每天变着花样的夸孩子,我们的口号是“勿以善小而不看”,再小的事,也要夸,也要说出来,告诉孩子,这个转变,对所有人都不适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过去每天开会,老师们一个个说孩子的问题,发愁的不行,不知道怎么改变他。从87期开始,每天大家坐一起,发愁这孩子今天挺乖的没干好事没干坏事,我夸啥啊?那时候每天的课,就是欣赏,自我欣赏与别人的欣赏,不管干什么都欣赏,欣赏的孩子都听觉疲劳了,没事,夸。
我神奇的发现,那些自卑的孩子,开始自信起来,而且整个营,不再死气沉沉了,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再加上因为夸的多了,其实老师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于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开始拉近,那些拥抱,开始变成了孩子主动和我们拥抱,而不是我们去拥抱孩子。孩子的眼里,有光了,看到我,不躲了,开始愿意在我身边围着说话了,甚至有孩子开始随便乱动我的电脑,想找歌了,这些积极主动的动作,这些亲近的行为,让我意识到,这才是我要带给孩子的,我想给孩子的,是生命的鲜活,是力量,是从内心中来的动力,能量,而这些,道理做不到,批评做不到,夸做到了!!
看到这里,别觉得,好啊,从今天开始,我也夸,我保证你孩子会骂你虚伪。
因为,这正是87-92期的我们,再一次的反思。精英成长训练营能做这么多年,能长久不衰,不是因为他一直很好,是因为精英这个团队,一直没有停下去思考,到底是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关系,是什么爱,我是一个永远不会停下来去思考和尝试的人,这是我非常笃定自己的特质。15-18年,这三年,营地的空气,是浮夸的,为了夸而夸,的确给了很多孩子自信,但是,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孩子其实并没有真的觉得自己很棒,那几年的孩子,出去之后碰壁的很多,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是如此,他们得到了一个虚假的对待,并且,这种为了夸而夸的教育,孩子一眼就能识破,虽然我们很亲近。说到这里,我要澄清的是,精英成长的主题课程,十五年来,从未变过,所以该讲的道理,该有的挑战,从来没变过,但是,你会发现,营一直在变,这就是我想说,同样的课,不同人的操作,除了风格不同,更重要的就是,底子里的人性观,关系观,教育观不同,所以形式一样的营,不少见,但是,我所带的精英成长训练营,带有我自己内心成长的所有轨迹。就像一个家,每一个家的房子都一样,五谷杂粮没什么差别,但日子,却过得完全不一样,感觉千差万别。因为,我们心的视角不一样。
随着我们不断地夸孩子,改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开始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关系模式,在近两年的精英成长训练营里,我发现,我讲的道理越来越少,孩子们玩得时间越来越多,而孩子们的变化,越来越多。原因是,我在营地里,就是在泡这个关系而已。营地的上课时间大幅减少,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间,大幅增加,我给老师的任务,不再是夸,也不再是谈心,就一个要求,我不上课的时候,带着孩子开开心心的玩,用真性情对孩子,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的老师,他们大多都是精英成长训练营曾经的孩子,他们深知我的心路历程,所以他们做的非常好,他们真的懂得我要的教育是什么样子,过去晚上我上课能上到10点,现在9点一到,我就说,累了吧,下课!从9点到10点一个小时,每一个小队聚在屋子里欢声笑语,老师、孩子们的关系一步步被拉进,成为了生命的共同体,甚至营地里开始出现,孩子们更愿意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而放弃标间的现象,情感,因为玩,被拉进,而我,并不参与,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角色,我要做的是发自内心的爱。
因为年龄的原因,我已经失去了那个年少时的“魅力”,但是,我也因此更参透关系的精髓。今天的开营,变成了,“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被逼的还是被骗的”,我开始共情他们,开始让他们知道,虽然我就是那个对立面的人,但是,我理解他们,他们因为不了解,而不想来,我能理解,同时,今天的开营仪式,变成了老学员撒欢的地方,因为我请老学员介绍我,于是,老学员们就开始埋汰我,他们告诉新学员,“老段是个猥琐的老男人”,你试想,一个孩子来到陌生的地方,听到其他人这么说老师,他们会怎么看这个老师,而我的回应永远是,还好,我只是猥琐,不是猥亵,谢谢老学员的厚爱。哈哈大笑之余,我让他们看到我的宽容。让他们看到,在我这里,说什么都是安全的。所以,当我心中没那么多对错的时候,在孩子心中,我建立了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感
你的孩子撒谎吗,你的孩子看你的眼睛吗,你的孩子拉你的手吗,你的孩子拥抱你吗,你的孩子报喜不报忧吗?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关系的安全感。当我放下是非,去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和我勾肩搭背,和我说话没大没小,可是却轻松自在,这,就是养育的基础,当一段关系连轻松都不算的时候,你说什么,他都戒备,请问,你能帮他什么呢
在营地里,我最多说的话就是没关系,在营里,我让孩子感觉到,他们永远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9点上课,我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唱歌,我就默默的等着,听他们唱,给他们鼓掌,我宁肯晚点上课,大不了我少讲点道理,但是,对站在前面唱歌的孩子的孩子来说,那段时间,带给他的自信、勇气、经历,比我讲的,更有用,所以我宁愿等半个小时,并且我还会告诉他们,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什么,我的爱,不仅要做,还要表达。于是,孩子感觉到,我是看重他们的。安全、被看重,这段关系,开始走向了亲密。在营地里,我会因为听他们唱歌被他们在台前的风采感动的哭泣,并且哭着告诉他们,你们知道,你们有多棒吗,我的孩子们。在营地里,我会理解他们的每一个做法的背后,都有原因,即使他们打起来了,我也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那个生气,我会告诉他们,没关系,说出来,我知道,你有多不舒服。在营地里,我不再是一个正确的成功的榜样,我就像今天一样,像他们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当他们说自己哪里不好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也如此,所以,我们一起加油吧,孩子看着我点头说“恩”的时候,你能看到的不再是口号,而是真诚的心愿。
今天的精英成长训练营,课程都没变,可是我忽然间发现,过了15年,这个课已经不再是要教会孩子什么的课,而是,透过这节课,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感受到别人,感受到关系的课程了。自信课,真正影响孩子的,其实不是我们讲的自信,而是当他勇敢尝试的时候,台下的老师和孩子们为他而站起,那一瞬间,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她生命的贵人,用行动告诉他,你真的好棒,在我心里,我永远会支持你。坚持课,真正影响孩子的,也不再是坚持的意义,而是在坚持的过程中,老师,轻轻的抚摸,揉肩,让他知道,原来坚持,并不只有痛,不是真的孤独,爱,在那一刻,成为了最好的动力。每一次的坚持,我都是轻轻走下去,把我的脑门放在孩子的脑门上,闭上眼睛,感受他,告诉他,我在。每次坚持结束,不管多晚,我都坚持和每一个孩子拥抱,紧紧的拥抱,用我的力量,见证他的成长。这一切,都是情。今天,我们不再空洞的夸奖,而是每天告诉他,你做了什么,让我感动。这一期,一个老师的欣赏,我都流泪,他面对一个孩子说“其实第一天与你们相遇,我很无助,但是因为你的阳光和活跃,真的让我大松一口气,我甚至觉得你是我的支柱,只要你在,这个队就不会散,谢谢你,让我在这里得到安稳。”当欣赏走心的时候,那个孩子感动的哭了。精英成长训练营,最大的蜕变,就是从课程改变孩子,变成了,用人,用关系 ,重新塑造一个孩子,这段关系,是欣赏的,看到的,重视的,包容的,安全的,轻松的,携手向前的。瞧,是不是理想父母的样子,当孩子在这样的关系下,心,就一定被滋养,心就变强大了,当心强大了,生命的困难,就变小了啊!
所以,从去年开始,精英成长训练营在我心里,就成了给孩子“补心”的地方,在短短几天里,用专业的方式,建立起一段关系,在这段关系下,滋养孩子,当孩子离开这段关系的时候,就长大成熟了,从开营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孩子,距离分离,还有6天,其实,这就是我从开始就为孩子做分离的预备,以免孩子在这段关系里,不能自拔。从我见到这个孩子开始,我就在为他离开我们而准备。我只是孩子生命中的过客,我的心愿,就是在这段擦肩而过时,让他看到,这个世界,还有不同的眼光,看他。纵使生活里,有嘲笑,有批评,有唠叨,有对他的种种磨难,但是请相信, 你是美好的,你是希望的,你心中有个答案,那就是你在这里学到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做吧,注定有人否定你,但坚持的路上,你会也一定遇到如我一样,陪你,支持你的人,去相信吧,你会越来越好,因为,你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为孩子的心灵,留一片净土,让他相信自己是好的,让他看到自己是好的,让他希望自己越来越好,这就是我现在每一期,所做的一切努力地目的。
有一段话,是我送给自己的,也想送给所有的父母:其实,孩子生命中,缺少这样一个人——他们注定经历风雨,他们注定面对平凡,他们注定看到,在很多事上,他们没有别人做得好,可是,我,愿意,成为那个,可以看到你,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的身上的光的人,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是那个接纳你,喜欢你的人,那种喜欢,没有条件,因为,你本来就值得我喜欢你,因为,你有着别人没有的精彩,因为,你就是你,我喜欢。这样的人,在孩子生命中,越多,这个孩子,就一定,越有生命力,越有韧劲,越有创造力,越有勇气和信心,越懂得爱,越愿意爱
记得,你的孩子未来成为什么人,能做到什么,其实是关系塑造的,好的关系,可以成就人,不好的关系,可以阻碍一个人,因为关系,才是对着心的。心力,从关系中来,心力,是爱滋养而来的,我们的课程很累,但是孩子不觉得累,因为这里的关系,滋养他们,这就是我发现的真谛。做滋养孩子的人,而不是改变孩子的人,这就是父母,亲人,爱他的人为他所做的。在今天的教育里,我们关注的,是技能和态度,所以,补课也好,方法也罢,都是技能。态度呢,今天的孩子,没有态度不端正的,因为道理说了一万遍,他们的态度都可端正呢,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没有心力,去做到,因为心里没有那么多力量,去做到学习这么旷日持久而又枯燥,而又竞争激烈的事情。
好成绩的孩子,泡在竞争的焦虑里
好脾气的孩子,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如果生活不易,就让一段关系,成为他们心灵的加油站吧,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