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水平发挥》:考试前夕,孩子的紧张,3个方法2个细节轻松搞定
《超水平发挥》:揭露冠军成功的秘密,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随着高考的脚步近了,越来越近了,孩子们的心态则越来越崩溃!
小文是一名高三学生,一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她因为几次摸底考试,此时甚至产生了放弃高考的念头,因为她的摸底分数忽高忽低,距离自己的目标分数太远!
她越是着急,自己越是发挥不好。每次考试她都紧张的手心出汗,呼吸困难!面临越来越近的高考,她选择了不去学校,来逃避即将到来的可能决定她命运的考试!
其实在这个阶段像小文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只是很多孩子从来不跟父母说自己的状态,他们宁愿在学校不学习,混过这一个月,也不想面对父母唠叨和不理解。结果不但自己煎熬,而且白白浪费了最后的时间。
其实考试焦虑在中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曾经有调查显示几乎40%的青少年都有考试焦虑的表现,而因为考试焦虑发挥失常的占10%,高考又是人生中遇到的最大考试,很多孩子在高压之下,很容易把自己烤糊了。
如何让孩子用平和心态面对高考,在原有水平上超长发挥呢?我们需要巅峰表现教练D.C.冈萨雷斯的帮助。
D.C.冈萨雷斯曾经是美国海军飞行员,联邦特工,军事网络安全专家,巴西柔术黑带和巅峰表现教练,从1988年以来,他一直在帮助顶尖运动员,高管,演员,职业拳击手,音乐家等各行各业的来访者将自身的成就和表现提升到新的层级。
他曾经帮助一个焦虑的摔跤队员在赛前15分钟改变心态,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那位摔跤队员成个冠军选手最大的敌人,并且最终以极少的分数落败,在此之前人们认为他根本进入不了决赛。他所运用的运动心理训练技巧和观念一样可以在高考的时候为孩子助力。
D.C.冈萨雷斯把自己所运用的心里技术以故事的方式写成了《超水平发挥》一书,这是一本可以自己训练的心理素质训练手册。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在高考的时候超常发挥,他们需要掌握3个方法和解决2小问题,要知道高考拼到最后拼的其实就是心理素质,孩子复习到这个时候,基本上该掌握的都掌握了,谁在最后这一个月心态最稳定,效率最高,谁就最可能胜出。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心态问题。
如何控制考试的紧张和恐惧呢?
面对可能算得上人生第一重大考试的高考,孩子承受的压力很多,学习不好的担心没有大学上,学习的好被要求一定要努力上清华、北大。家长的,老师的,同学之间的压力纷纷而来。
面对压力,这个时期的孩子既没有时间运动,也没有精力运动,每天恨不得睡过去。情绪怎么可能会好?尤其是看到考卷上的分数和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的时候,紧张,恐惧,更加严重了!
这个时候最简单的放松方法就是深呼吸,关注自己!
外界的声音,分数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和痛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着自己手头的事情,按部就班的做完它。
所以当恐惧和焦虑的时候,就选择深呼吸吧,这是最方便,最廉价的减压药。
在《超水平发挥》一书中写道:“勇士和冠军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良好的态度会帮助他通过不断期待成功来实现这一点,正确的态度会促使他采取必要的行动,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必须完成的事情上,良好的态度会让一切变得大为不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当一个人不停的幻想紧张,焦虑和坏事情的时候,那些坏事情真的就发生了,这种心理现象被叫做“消极实现。”
很多孩子考试前就在想我考不好怎么办?我要是紧张怎么办?结果越担心,越考不好,其实就是因为消极实现导致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没有压力和紧张。心理学家发现,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带着压力和紧张上路,我们在紧张的时候,选择了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来让自己缓解压力。我们消极的时候,不是听从脑海中那些消极的语言暗示,而是及时的喊停,开始跟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语言。
从我不行,转变成我可以!
利用”愿景法“超常发挥
控制了紧张和恐惧,只能保证我们正常发挥,如果想要超长发挥,我们还需要“愿景法”的帮助。在《超水平发挥》一书中,D.C.冈萨雷斯把它称为“幻想工程“,是指通过自己的想象,假装此时自己就是世界冠军,模仿冠军的语言,肢体动作和呼吸,让自己从扮演冠军,到自己真的用冠军的状态面对比赛,进而获得比赛的胜利。
其实孩子们的智商都差不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差别出在学习方法上,到现在这个阶段,他们复习了好几遍了,此时差的是心态,自信的心态。
我们的大脑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在脑海中想象自己进行跑步训练和真的在操场跑步训练所获得的技能是一样的。因此愿景可以帮孩子建立起更加强大的自我信念体系和自信心,而这两者又可以带来更好的表现和更高的成就。
球王贝里是巴西家喻户晓的运动员,他曾经是国家队最年轻的队员,他创造了巴西足球在世界上的传奇,而他自己就是传奇本人。他曾经坦言,他每次比赛前都会给自己找个容身之所,在脑海里不断预演想象自己胜利的场景,感觉胜利,在心理上为胜利做好准备。
假装自己成功过,在头脑中观看自己假想的成功影像,就可以让我们在真实的世界成功!
所以这个时期,想象自己考得最放松的场景,有利于控制考试焦虑,在想象的过程中,场景越清楚,自己越放松,真实考试时自己就越自信和放松。
3、培养仪式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生活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一旦规律被打破,我们的心态和身体就容易抗议。
比如我们经常按部就班的工作,一到五一小长假,没有觉得更轻松,反而觉得更累了。假期结束还不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因此有人发明了一个新名词”假期综合症“,其实这就是规律被打破之后心态不能马上归位导致的。
想要考的好,仪式很重要!
培养自己一个考试的仪式,比如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洗漱的时候用什么牌子的牙膏,出门穿什么衣服,用那支笔,简单的说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仪式的一部分。按部就班做每一件事情就是顺利考试的保证。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快要考试了,要么放纵,要么拼命,一切按照自己以往的习惯来!
大方向我们有了,现在我们来解决两个细节的小问题:
1、摸底考试不理想,如何应对。
摸底考试考的好还没事,一旦考不好,很容易影响心情,甚至有些孩子会因为摸底考试而怕了真正的考试。
虽然摸底考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孩子复习的情况,但是只因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可不是冠军的习惯!
《超水平发挥》中写道:“将一次消极的挫折看作是暂时性的,甚至是一种能带来积极转变的机会。”
摸底考试的滑铁卢,也许刚好为我们提醒,我们某个方面需要再加强一点了,这个时候不是让消极对话淹没自己的时候,而是停止消极对话,找到原因,并且对症复习。
在这里我建议用思维阻断的方法来控制消极的自我对话。
当自己又开始自我打击的时候,先喊停,然后闭上眼睛让自己想象一个停止的标志牌,当自己把标志牌看清楚之后,让自己再次睁开眼睛。这个时候要么分析出错的原因,要么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话语!
2、考场上紧张了怎么办?
有些孩子不考试的时候情绪很好,一考试尤其是突然发现第一题自己就不会的时候,就容易蒙圈了!甚至心态崩溃,此时身处考场怎么办呢?
眼睛盯着自己可以看到的一个点,然后专注呼吸!
深深的慢慢的让空气通过鼻腔流入自己的肺部深处,同时舒展自己的胸腔,然后短暂的屏气之后,再通过收缩肺部的隔膜,慢慢的将空气从肺部突出。
当自己觉得昏厥的感觉过去了,自己平静了,再把注意力从那一点转移到考卷上来。
专注呼吸才能做到始终控制自己的心态,或者无论面临何种严峻的挑战,都可以保持专注。
冠军是因为时刻保持必胜的自信心态,即便在形式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之下,也不懊悔上一场或者焦虑下一场,只是专注于眼前的比赛,做好当下的事情。考试也是如此!
摸底,上一场都过去了,唯有做好当下的试卷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了,愿考生们都能超长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