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当下的力量》
(这本书需要内省的人才能读懂)
进入灵性殿堂的关键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下,意识会很自然地从时间转变到当下。那个有着过去和未来思维的人格会立即撤退,被强烈的临在意识代替,同时它会变得非常警惕和宁静。此时任何即时的反应都是从有意识的状态开启的。
有些人喜欢参加冒险性的活动,如爬山、赛车等,原因是这些活动迫使他们进入当下时刻——在这些高度紧张的时刻里,他们能从时间、从问题、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即使一秒钟不活在当下,都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不幸的是,为了进入这种当下时刻,他们必须依赖一种特殊的活动。其实你不必去攀登艾格尔峰,在当下,你就可以进入那种状态。
自古以来,各门各派的心灵导师都指出当下时刻是开悟的关键。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为人所不知的秘密。当然,教堂和寺庙是不会教这些东西的。如果你去教堂,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教导:不为明日思量,明日自有安排。“那些把手扶犁而频频回顾的人不适合进入上帝王国。”或者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篇章:美丽的花儿不会为明天而担忧,它们安逸地生活在永恒的当下,上帝赐予了其丰富的供养。
这些语句中所蕴藏的深刻、激进的本质并不为人所知。似乎没有人意识到,他们注定要在世上走一遭,好完成一个深刻的内在转变。
禅宗的本质就体现在“在当下的刀锋边缘上走路”——完全地进入当下就不会有问题,就不会有痛苦,在你本质中不是你的东西就不会在你之内生存。当下这一刻,当时间缺席时,你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苦难只有在时间中才能存在,在当下它无法存活。
伟大的临济禅师为了把他的学生的注意力从时间中带出来,经常竖起一根指头慢慢地问道:“当下,缺什么?”这是一个不需要大脑就能回答的强有力的问题,目的是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那就是:“若非当下,何时?”
个人感悟:苦难只有在时间中生存。爬山、赛车、进入寺庙以及面临紧急情况时,你是专注的,没有时间的概念,亦即没有痛苦。就是进入了灵性殿堂。
日常生活中,不用做这些活动,你也可以体会“在当下刀锋边缘上走路”,或伸出一只手指自问“当下,缺什么?”,或自问“若非当下,何时?”。
它们异曲同工,吸拢注意力,让我们回归当下,不会痛苦缠身。痛苦不安的感受是进入了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段,让过去和未来的想法侵占了我们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