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干货——委托第三方开展内部审计,怎么考核与监督?
受粉丝所托,整一篇工程管理审计外包的情况下,如何对外审人员进行监督与考核?
一、范围界定
如果是委托事务所(会计、造价或管理咨询类的事务所)开展工程管理审计,第一件事肯定是要签订服务合同。
内审能够监督与考核他们的前提条件:合同里有约定。
公司在签订外部审计协议时,内审人员一定要主导,最少要参与。
对于合同内容,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有2处:审计范围和接受考核条款,一定要关联到付款条件。
不同企业可能对工程审计定义不一样,有的工程审计范围包括整个项目开发流程:土地清理、开发手续、勘查设计、采购、预算、工程建设、交房,从头到尾都要审。
不过,大多数工程审计的重心主要放在两个方面:
1.造价:预结算、合同付款、变更签订等;
2.现场工程管理:质量、安全、进度。
图片
二、内外协调方面的考核
1.外审工作与内审工作的全面覆盖,尽量别重复工作,重点是内审没能覆盖的业务,外审一定要覆盖;
2.及时与内审师沟通审计进度、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要有定期沟通;
3.及时提供审计方案和工程底稿,并听取内审意见;
4.沟通审计技巧、方法及术语共识;
5.阶段性报告和最终报告的沟通与汇报,同时与企业管理层的汇报。
三、对外审人员能力的评价
1.要求必须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如注会、造价师、建造师、中高级工程师)的审计人员,内审人员要评价他们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必须具有全面性:懂安全的、懂质量的、懂开发流程的、懂财务的、懂设计的、懂设备安全、懂采购的,等等。
2.要保证长期在场的审计人员有多少个?不能只挂名不上场;
3.考勤管理:要求必须付出劳动时间,在场人员尽量保持与自家公司的同步考勤;
4.审计负责人的能力评价:全面统筹、协调、计划组织、内部考核等方面要做到;
5.核心审计人员的合理稳定:不能三天换两人,屁股还没捂热,人就换了。
图片
四、核心考核指标:审计发现
1.重大控制薄弱环节:无论是质量、安全、进度还是成本,只要存在控制弱点,对于识别和评价出的潜在威胁较大的风险点,可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2.错误和违反制度流程事项: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成本浪费或记录错误等,做错了或违规行为,每个审计发现都是考核点。
3.违法行为: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都入此列。
4.各类事故隐患:质量、安全、设备维修、健康等有重大事故隐患方面的审计发现。
5.舞弊事件:如果外审能发现舞弊,无论大小,都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6.各类违规:工程管理过程中,违规点太多了,有些是为了赶进度,有些是为了省成本,有些就是懒省事儿,当然也有舞弊。
尤其是专业技术方面的施工错误或施工质量,违规点很多,可根据重要性确定考核权重。
7.审减项:这一项才是很多外部审计或咨询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比如:对预算、结算的审计,按审减额提点,审减的金额越大,提点也就越高。
8.内控提升建议:管理建议的数量、质量、被接受和可执行的数量,都可以做为考核指标。
9.对人员的评价:要求审计结果中包括对企业管理层或团队或专业岗位的评价。
10.合同成果的完成度,比如:阶段性和最终审计报告、审计建议书、会议纪要、培训与宣讲、法律服务等,还包括审计成果的质量,都可作为考核点。
11.与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接触与咨询服务。考核外审时,也要听取被审计部门、公司管理层的意见,他们的打分也是一个考核指标。
图片
结语
内审常常是外审的对接者和评价者,外审的质量也影响内审人员的业绩,所以考核与监督不能只放在结果上,还要放在过程中。
可以依据上文内容,结合公司现状,做成考核指标表,为每一项指标赋分。
注意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要尽量做到量化,重要业务或关键风险点的审计程序,过程中和结束时都要跟踪评价或打分。
考核也要坚持基本原则:客观、公正,不要为了降低咨询费用而否定对方的成果。
其实还有一点:引入外部审计的企业单位,通常是因为内审人员配备不给力,要么人员不够,要么专业能力不行。
所以,外审对内审的培训和指导也很重要。
内审员工的成长,也可以作为一项参照指标,虽然对内审人员来说,多少有一点儿丢脸!
亲,多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