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点错误非常正常,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作为父母怎么去正确地批评、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获得成长。
1
关于批评的几种错误认识和行为
有个理念还是得强调,育儿先育己。父母对批评这件事的认知很重要,想一想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不是为了发泄父母自己的情绪,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正确地批评。
1.三岁看老。
我们这一辈的人经常听到长辈讲到这句话,“三岁看老”属于典型的固定型看法,认为孩子的品质、秉性是固定型的,没有成长和改变的可能了,于是乎每次孩子犯错,都说孩子就是这个坏毛病、坏品质。久而久之,对父母和孩子的潜意识影响非常大,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批评过激、打了孩子。
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错以后、特别是不听批评的情况下,自己气急败坏,讲了很重的话甚至动手打了孩子。表面看上去孩子是老实了、听话了,但是他仍旧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哪里需要改正,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犯错误。所谓的打他是为了给他长个记性,实际是属于吓唬,而吓唬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伤害还特别大。
3.只要是批评孩子就是扼杀孩子的天性。
这种情况就属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父母怕批评孩子多了,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所以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管不问、不去批评。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等到长大后,小错变成大错,后悔都来不及!
2
固定型批评的弊端
1.什么是固定型批评
前面讲到“三岁看老”的时候提到固定型看法这个概念,固定型的批评有三个很明显的特征:
不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不告诉孩子怎么改正、指责孩子老是XX毛病。
这种固定型的批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的只是父母的发泄情绪。
2.固定型批评有什么弊端
大吼大叫、嫌弃孩子的毛病、动手打等等,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不喜欢、得不到成长,并且极大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将来长大后做什么事都会唯唯诺诺、瞻前顾后,稍微遇到什么事就会陷入无限的自责当中。
3
如何运用成长型的批评
面对孩子犯错误,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批评和成长型的批评。成长型的批评,就是父母要以孩子的成长进步为根本目的。这个方向确定了,所有的批评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在孩子犯错时要及时做到下面三点:
1.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这个时效性很重要,最好是“抓现行”,在哪里犯的错误就在哪里当场指出。要注意孩子的年龄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有很多小孩是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大脑里什么概念都没有,这就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去讲清楚、指出来。
2.就事论事、不贴标签。
很多父母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真小气、真调皮、真无理取闹等等。孩子犯了什么错就是什么错,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随便贴标签、下定论,防止孩子破罐子破摔。
3.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这个需要父母手把手地去教,带着孩子一起改正。把别人的车推倒了,要带着他一起扶起来;随地扔垃圾,要带着他一个个地捡起来等等,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运用以上三个步骤来批评孩子,能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和正反馈,能把孩子每一次的错误都变成绝佳的教育机会。
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避免错误,不断提高认知和信心,不会因为一点批评而垂头丧气、不会一点错误而悔恨不已,判断事情会更加客观、实际。
4
孩子不配合批评怎么办
有的时候父母能够做到正确的、成长型的批评,但孩子不配合怎么办?
首先父母不能急,千万不要去动体罚的念头!要多点耐心,把前面三个步骤一个个给他重新梳理、反复讲解,在帮助他改正错误的时候要注意拆解任务,带着他一步步去完成,每次改正错误要给予很大的奖励和赞美,这样能极好的形成正反馈,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会形成这样的认识:
认真改正错误,会得到奖励和赞美。以后再遇到父母的批评,他就能够正确地认识、正确地接受。
还是那句话:
育儿先育己,批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不是为了发泄父母自己的情绪,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正确地批评。
《育儿笔记》专题文集,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