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在我看来,用杨绛女士写在《围城》封面的话来概括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再合适不过了。他的矛盾与挣扎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他在开头的求学之路便是矛盾的。他是前清举人,江南小县一名大绅士的儿子,道不明他是包办婚姻的“幸运儿”还是“不幸者”——他平生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因病去世,但他的“未来”岳父出资送他至欧洲留学。留学四年间,他换了三所大学,专业也变了好几次,他其实无心向学,生活懒散。临近毕业,迫于生活压力与自身面子的需要,他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其间他有过矛盾与纠结,但是最后都没敌过家庭压力。

        接着,便是小说花最多笔墨描写的部分——情场上。他先是在回国的轮船上被鲍小姐诱惑,快到香港时鲍小姐态度的180°大转变才让毫无恋爱经验的方鸿渐意识到自己被戏弄。而后他热爱的唐晓芙却不能如愿,而他不爱的苏小姐却极力追求他。最后与孙小姐结婚,生活还不能独立。那是一个用黄金制成的鸟笼,被亲戚看不起,被夫人唠叨困扰。大量的篇幅将其家庭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突出了他在婚姻围城中的苦痛与挣扎。

        在事业上,他先是在“未来”岳父的打点下进入点金银行上班,而后因为与周先生一家相处不睦等原因,便与赵辛楣等人一同前往三闾大学任教。到达之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便凸显出来了——方鸿渐发现他对学校的想象只是一厢情愿,从职称、课程乃至学生,都与他的想象相距甚远,学校内部的“阶层斗争”更是此起彼伏。

        他一切矛盾与挣扎的根源,我认为应当归至于他的性格。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方鸿渐其实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能言善辩,如他拿鲍小姐的未婚夫出气,说:“信基督教的人不能做医生。”但是他徒有小聪明而没有意志,他的消极虚伪、逃避退却,最终造成了他被动的局面及悲惨的命运。

        虽说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但我想作者不仅想告诉我们不同时代的人有同样的人生困境,更想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种种“围城”中更好地抉择。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充实自己的生活,珍惜眼前人眼前事,而不是像方鸿渐一样消极懒惰,最后落得令人唏嘘的下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方鸿渐最开始是在苏小姐与孙太太的谈话中出现的。 先看苏小姐:留洋博士,清高骄矜,却为一位“方先生”...
    乱金柝阅读 733评论 1 2
  • 阅读完出自钱钟书之手的围城,内心泛起一阵阵波澜,为方鸿渐的可悲而有可恨的一生感到彷徨与感慨。 从中学阶段,方鸿渐早...
    0242wcl阅读 409评论 0 1
  • 在钱钟书《围城》中,主角方鸿渐是个充满矛盾与挣扎的人。 他的矛盾体现在他与周氏因两人父亲是好兄弟而定了娃娃...
    白久_zlb阅读 1,265评论 0 4
  •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故事。从考零蛋只会哭着找帮手的笨蛋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男子汉;从连环画、...
    睡不醒的良辰美酒阅读 832评论 0 0
  •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是酱香突出,酒味丰满醇厚、幽雅细腻、回味悠久、空杯留香。酱香型,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
    一颗糖的味道阅读 873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