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电影《悲惨世界》,12年的了,今天才看。
去年第一次知道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做了收藏,两个原因,一是,这是大文豪雨果的代表作,我没看过原著,也不想去看,既然有电影,那就看电影,好歹了解一下,另一个是当时到现在都很喜欢西方中世纪到二战之前的那一段历史,因为有中世纪的古风和机械朋克风格,喜欢。(一开始是因为喜欢中古风歌曲,那种吟游诗人的半唱半念的调子)
可是在收藏夹里一存就是一年多,今天终于抽了个时间看了。
开头就震惊了,因为台词是唱的,过了两分钟才反应过来,整部剧都是歌剧,以电影的手法搞歌剧。我就在犹豫要不要看,毕竟这么高级的东西想古典音乐一样,欣赏不来啊。
电影有一个好,就是画面很棒,所以将就着看下来了。其实歌剧和电影区别也不算大,除了把台词唱出来,也没啥了,反而因为唱腔,所以,蛮好听的。因为要唱,要押韵,所以很好听,虽然绝大部分听不懂。
剧中内心戏表现的很足,因为是歌剧,内心独白都得唱出来,好几次两个人的内心独白同时唱出,然后回到同一句话,很有意思。我觉得最精彩的也是这一段段的内心独白。
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冉阿让救助三个孩子并把他们带回家的故事。
冉阿让为了救小侄子(第一个孩子),而偷了一块面包,从而获刑19年。
为了救女儿柯赛特,并给她一个爸爸,同时为了逃避警长的追捕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了救第三个孩子马吕斯(和柯赛特一见钟情的革命党人),涉险战场,从枪林弹雨中救下这夺走他心爱姑娘的男人。
带点逼格的说。。。。好吧,我说不出来,不是不想,是在能力有限,这个逼装不了。
原来听说悲惨世界,还以为的描写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讽刺,像鲁迅那样,什么都得带点寓意,一个名字,一个手势都要,不然简直枉为名著。所以一定很惨,很悲剧。
可是结局的时候,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就故事来说,是个喜剧,因为每一个人要么死得其所,各配己终。对读者来说,没啥遗憾的。
人民活的很悲惨,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人民选择革命,可惜被镇压失败了,革命者被他们为之洒热血的人民抛弃了,除了一个人被男主救了外,都死了。就背景来说,很悲惨。
可是男主并不是生活中底层人民里的,虽然开始都是,但后来不是,即使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也很体面。
反派警长后来因为良心发现也好,迷失自我也好,总之自杀了。
里面我唯一比较反感的丑角,死性不改,贪婪但又狡诈,日子也越来越遭。
冉阿让最后被称为圣人,是一个充满仇恨的人,但是被救赎后重新开始,救赎他人,终于救赎了自我,最后含笑而亡。
是一部典型的宗教故事。
看完后和朋友聊的时候,想到个角度,是关于西方圣人和东方圣人的。
我以前也以为西方世界的圣人和中国的圣人一样,结果,并不是,至少男主冉阿让不是。
西方的圣人是宽恕和救赎,从自己到别人,东方的圣人是行善和布施,虽说做的事情有时候会差不多,但是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西方是为了自我救赎,而展开的赎罪行为,出发点在自己。东方是因为别人可怜,贫穷,悲惨而去救助,出发点在别人。
西方宽容和原谅,因为大家立场不一样,东方的宽容和原谅,因为自己的肚量大。虽说是做同样的事情,西方是按照位置来的,东方是按照境界来的。位置就像同一层上,大家换个位置,相互理解。而境界这是修行实打实比别人高才行。
至于哪个好,我也不知道,可能大家都会殊途同归。不过有一点是比较有意思的,西方现在被认为是圣人的,很多,中国,两个半。曾国藩都那样了,才算半个,挺不服的。
道理也懂,标准不同。也是因为不同的标准,有了不同的人文差异。人文主义四个字一下子蹦出来,好像是可以看到点人文主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