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些思考和体会,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过程中提升听说能力的有效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在课堂上,我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从日常的问候语 “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today?” 开始,让学生逐渐习惯并能自然地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回应。同时,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来辅助教学,例如在教授水果类单词时,展示真实的水果或生动的水果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听到单词的正确发音,并模仿说出。
(二)开展多样化的听说活动
1. **游戏活动**
设计了一系列英语听说游戏,如 “Simon says” 游戏,当我说出带有 “Simon says” 的指令时,学生需要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跟读指令中的英语内容,如 “Simon says, touch your nose.” 这种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练习了听力和口语表达。
2. **角色扮演**
在学习对话部分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在学习购物对话时,布置一个简易的 “商店” 场景,有 “售货员” 和 “顾客” 不同的角色,学生们通过模仿课本上的对话,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对话内容,准确理解角色的意图和语言表达,并用英语进行回应,有效锻炼了听说能力。
3. **英语儿歌与故事**
每天安排几分钟时间播放简单的英语儿歌,让学生跟唱,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同时,选择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小故事,通过教师的朗读和学生的跟读,逐步培养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连贯性。
(三)注重评价与鼓励
在学生参与听说活动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对于能够准确模仿发音、流利表达的学生,给予贴小纸、小印章等奖励,并当众表扬,如 “Great job! Your pronunciation is so good.” 对于那些稍显胆怯或发音不太准确的学生,也给予肯定和耐心的指导,如 “Don’t be shy. Try to read it again. You can do it.” 这样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参与听说活动的积极性。
二、改进措施
(一)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全员参与
1. 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学生,课后与其进行单独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想法和,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例如先从简单的单词跟读和短句模仿开始,逐步提高要求。
2. 在课堂分组活动时,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鼓励小组内的互助合作。安排小组内的 “小老师” 角色,帮助和带动那些较为胆小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拓展语言输入渠道
1.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寻找适合一年级学生水平的英语小故事、儿歌、动画视频等素材,并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播放,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的英语语言表达。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动画片等,并与家长一起进行简单的英语互动交流,如用英语分享故事内容或动画情节,增加的课外英语语言输入。
(三)加强发音教学与纠正
1. 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发音示范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通过放慢语速、夸张口型等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发音部位的变化。同时,利用拼音知识与英语发音的相似之处,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例如对比汉语拼音 “yi” 和英语单词 “hi” 的发音异同。
2. 安排更多的发音专项练习活动,如进行单词拼读游戏、发音竞赛等,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纠正错误发音。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和纠正发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深刻认识到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并持续优化语言输入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