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难得的清闲。我正一边看着闲书,一边磕着瓜子。一条微信提示音响起,我打开一看,陈浩爸爸终于回信了:
老师,昨天赶集,店里人多,我看了信息没来得及回复您,后面一忙就忘了,不好意思。陈浩十一假期作业确实写了,我都签字了,就是他太邋遢了,没有及时装到书包里不知道放到哪里了。我今天晚上和他沟通了一下。以后再有什么情况,请给我信息,不要给陈浩他妈妈说了。他妈妈脾气急,一上火就打孩子,还跟我闹,到现在还不跟我说话。
一条信息,就如外面乍起的秋风,将我的愉悦吹落到地上,四分五裂。
从这条貌似恭敬的信息中,我读出了指责与不满。不安和愧疚再次涌上心头。
十一假期回来,第一节课 ,例行检查作业。
“老师,我把卷子丢了。”陈浩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脸的无辜和惶恐,但是眼睛却暴露出他的镇静自若。他每天都会面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
陈浩,长得白白胖胖,小肚子腆得高高的,俊俏的脸蛋上扑闪着一双大眼睛,乍一看,还是比较惹人喜爱的。
刚接手这个班级,班主任就重点介绍了陈浩,两个特点,第一是懒,第二是爱哭。
我这刚教了他一个月,就非常佩服班主任的概括之精准。一个月,陈浩没有做过一次作业。开始是各种理由,后来就不再找理由了。问他,就是吧嗒吧嗒掉眼泪,问急了,眼泪就滂沱起来。
开始我也试图以理服人,告诉他,他脑子挺聪明,如果肯用心,将来前程似锦。他总是表现得恭顺,但是丝毫不见效果。十一假期前,我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再不写作业,就给予严厉惩罚。这个威胁,我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的,以显示自己的威严。
今天,陈浩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再次表明自己没有写作业,我有些恼怒。班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孩子们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他们想知道严厉的惩罚是什么。
我当时只是想吓唬一下,实在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后果,现在真是有些下不来台。心里的小火苗开始往上窜。
制怒,制怒!愤怒就是无用的表现。
我咽了一下口水,努力浇灭那些蠢蠢欲动的火苗,“你先坐下,下课以后到办公室。我不想耽误其他同学上课。”
到底还是有过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台阶。
我转身准备往回走,其他同学也兴味索然地把目光收回去。
“老师,我课本忘了拿。”声音不大,但在这个安静的教室里却显得格外响亮。
我猛地转回身,陈浩低垂着头,可是那浓密的睫毛下面有一丝快意。
火终于窜上来了。他这是赤裸裸地挑衅。再不出招,我还怎么面对其他同学?
“你立马去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给你把课本送过来。”陈浩家就在街面上,距离学校不足500米。
“我妈妈没空。”他的眼睛里又开始泪汪汪的。
刚开始与他接触,他那滚滚的泪水总是会让我心软。但是今天,这个泪水就像是汽油一样,使我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是故意的,他在挑战我的极限!
“你怎么就知道你妈妈没空了?你就是懒惰,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了。”我当时肯定是面目狰狞,声嘶力竭,因为陈浩已经哽咽地说不上话。其他同学都不再看热闹,使劲将眼睛按在书上,生怕这把火烧到自己。
“我妈妈在医院里。”陈浩已经接近嚎啕。
我的杀手锏甩出去,最后却撞回到自己的胸口。我最终败下阵来。他妈妈在医院里,我总不能逼一个病人来送课本吧。还是再狠狠咽下几口口水,让火就在心里烧吧。课不能不上。
一节课,班里始终处于一种压抑的气氛中。我感觉沮丧,无力。实在没有情绪再去调动学生的情绪,就这么闷闷地上完了一节课。
下课后,感觉自己是从教室落荒而逃。
坐在办公室里,郁闷,憋屈,挫败,窝火,这些情绪全部涌上心头。我拿出手机,给陈浩的爸爸发了一条微信:陈浩爸爸,陈浩十一假期作业没做,今天上课,课本也没拿,希望你能过问一下。
发完信息,我心里依然堵得满满的,连一丝缝隙都没有。我做了自己最不屑于做的事情。我不喜欢把事情推给家长。老师可以与家长沟通,商讨,但是不能把问题像皮球一样踢给家长,这是我一贯的原则。我今天破例了。可是我不想收回信息,心里有一种情绪在作祟。
陈浩的爸爸在街上做买卖,文化不高,钱赚得不少。也因此在待人接物上就多了几分傲慢。这有点冒犯了我那点文人的小清高,所以很少与他接话。今天我发这条信息,或许骨子里就是想让他难堪一下。
整整一天,我没有得到回应。果真是一个满脑子铜臭的人,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我心里恨恨的。
晚上放学以后,到商店买点东西,一出门,就跟陈浩的妈妈打了一个照面。“陈浩妈妈,你不是在医院吗?”可能被这件事情缠了一天,一看见陈浩妈妈,我居然脱口而出。
“老师,我没去医院呀。”她满脸愕然。
“你家陈浩说你在医院呀。”我终于忍不住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等我说完 ,陈浩的妈妈脸色已经非常难看。她说,以前都是她负责孩子的学习。陈浩在小学时成绩很好的。前年她病了一场,在医院住了两个月。陈浩的爸爸忙于生意,对陈浩的学习疏于管教。等她从医院回来,陈浩就像变了一个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还经常撒谎。她脾气不好,每次一上火就会揍他,可是不但不见起色,陈浩反倒变本加厉。陈浩的爸爸疼孩子,她打骂,他就护着,两人经常为孩子的事吵架。
陈浩的妈妈叙说了有半个小时,一边流泪,一边哭诉,我根本就插不上嘴。后来她接到一个电话,就撂下一句话:“老师,你放心,我今晚一定回家好好管教他。”说完,就匆匆离开了。
这一番话,让我的怒气消失,心里却开始升起隐隐的不安。我的这一番话,是不是又会引起他们家的一场暴风雨?陈浩是不是又要挨揍?
细想一下,这件事情,自己处理得过于莽撞。我刚与陈浩接触时,就想当然地给他贴上一个懒惰的标签。我的每次教育批评,都是针对他的懒惰,却从来不曾探究懒惰背后的原因。
《儿童教育心理学》上讲过,孩子懒惰,有时是因为压力过大。当他不能达到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他就会用懒惰来保护自己。他宁可让父母认为,自己是因为懒惰所以才学不好,也不想让他们认为自己无用。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在作祟。
陈浩的妈妈对他的严厉,爸爸对他的宠爱,于他,都是一种压力。父母因为他而引发的争吵,更是他心理压力的来源。所以,他选择用懒惰作为保护自己对抗压力的外壳。
我懂得许多道理,却依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我一直用他的懒惰说事来教育他,其实正是助长了他的这种心理。他愿意向所有人宣告,我不是无用,我就是懒。
现在,看着陈浩爸爸的这条微信留言,我知道,我的一番告状确实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暴。处于风暴漩涡中的陈浩,是不是会选择更极端的对抗?
自责内疚就像一条虫子在啃噬着我的心。反思自己,年龄渐长,耐心却慢慢消磨殆尽。我开始从孩子们中间走开,站上讲台,成为一个让他们可远观却不可亲近的人。
其实,与陈浩妈妈谈话后,我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我原本第二天就应该找陈浩好好聊一聊,但是因为自己的师道尊严,我不肯低头。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学生不需要一个给他们浇灌大道理的老师,他们需要一个能用爱心与耐心点燃他们梦想之火的老师。唯有这样一簇火,才能使他们放下自卑与懦弱,以昂扬的姿态奔赴长长的人生之路。
我当努力做这样一个点火人。明天,我要跟陈浩说一声:对不起!